头像

陈阜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行政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

学位: 博士

联系电话: 62733316

电子邮箱: chenfu@cau.edu.cn

10 访问

(0) (0)

个人资料

  • 部门: 农学院
  • 性别:
  • 民族: 汉族
  •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 行政职务:
  • 主要研究方向:
  • 毕业院校: 北京农业大学
  • 学位: 博士
  • 联系电话: 62733316
  • 电子邮箱: chenfu@cau.edu.cn
  • 办公地址: 中国农大西校区农学楼254
  • 通讯地址: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 邮编: 100193
  • 传真: 62733316

专家类别

  • 学术学位导师类型: 博导兼硕导
  • 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类型: 博导兼硕导
  • 从事学科1: 作物学
  • 从事学科2: 农业绿色发展与工程
  • 从事专业1: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 从事专业2: 农业绿色发展科学与工程
  • 研究方向1: 农作制度研究 ;作物生态 ;农业生态
  • 研究方向2: 作物生态
  • 从事专业学位领域名称: 农艺与种业

教育经历

  • 1988.09.01-1991.07.01,博士,北京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
  • 1985.09.01-1988.07.01,硕士,沈阳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
  • 1981.09.01-1985.07.01,学士,山西农业大学,农学

个人简介

陈阜,农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耕作制度和区域农业发展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际合作等课题30余项,担任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作物丰产增效资源配置机理与种植模式优化”项目首席专家,全球环境基金“中国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农业生态系统创新性转型项目首席技术顾问。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5项。兼任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理事长,国家碳中和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教学科研概况

社会职务

1、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主任

2、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耕作制度分会理事长

3、国家碳中和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

4中国科协作物栽培与耕作学技术传播首席专家



活动动态

研究领域

1、农作制和区域农业发展

2、气候变化与作物生产适应

3、农业生态与作物生态


开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近十年课程数据
  • 1、现代农业,2025-2026,第一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 2、现代农业概论,2025-2026,第一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 3、现代农业概论,2025-2026,第一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 4、现代农业概论,2025-2026,第一学期,星期五,东校区
  • 5、现代农业概论,2025-2026,第一学期,星期二,东校区
  • 6、现代农业概论,2025-2026,第一学期,星期五,东校区
  • 7、现代农业概论,2025-2026,第一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 8、农业生态学,2024-2025,第二学期,星期二星期五,西校区
  • 9、耕作学,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四,西校区
  • 10、现代农业,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 11、现代农业概论,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 12、现代农业概论,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 13、现代农业概论,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五,东校区
  • 14、现代农业概论,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二,东校区
  • 15、现代农业概论,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五,东校区
  • 16、现代农业概论,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 17、农业生态学,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 18、耕作学,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四,西校区
  • 19、现代农业,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 20、现代农业概论,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 21、现代农业概论,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五,东校区
  • 22、现代农业概论,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二,东校区
  • 23、农业生态学,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 24、耕作学,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四,西校区
  • 25、现代农业,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 26、农业生态学,2021-2022,第二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 27、耕作学,2021-2022,第一学期,星期四,西校区
  • 28、现代农业,2021-2022,第一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 29、农业生态学,2020-2021,第二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 30、耕作学,2020-2021,第一学期,星期四,西校区
  • 31、现代农业,2020-2021,第一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 32、农业生态学,2019-2020,第二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 33、耕作学,2019-2020,第一学期,星期四,西校区
  • 34、现代农业,2019-2020,第一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 35、农业生态学,2018-2019,第二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 36、耕作学,2018-2019,第一学期,星期四,西校区
  • 37、现代农业,2018-2019,第一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 38、农业生态学,2017-2018,第二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 39、耕作学,2017-2018,第一学期,星期四,西校区
  • 40、农业生态学,2016-2017,第二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 41、耕作学,2016-2017,第一学期,星期四,西校区
  • 42、耕作学,2015-2016,第一学期,星期四,西校区
  • 43、耕作学,2014-2015,第一学期,星期四,西校区
  • 44、耕作学,2013-2014,第一学期,星期四,西校区
  • 45、耕作学,2012-2013,第一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 46、耕作学,2011-2012,第一学期,星期四,西校区
  • 47、耕作学,2010-2011,第一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研究生课程:近十年课程数据
  • 1、作物生态学,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三
  • 2、作物生态学,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三
  • 3、作物生态学,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二
  • 4、农作制度专题,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三
  • 5、作物生态学,2021-2022,第一学期,星期二
  • 6、农作制度专题,2021-2022,第一学期
  • 7、作物生态学,2020-2021,第一学期,星期二
  • 8、农作制度专题,2020-2021,第一学期,星期三
  • 9、作物生态学,2019-2020,第一学期,星期二
  • 10、农作制度专题,2019-2020,第一学期,星期三
  • 11、气候变化与作物适应,2018-2019,第二学期,星期一
  • 12、作物生态学,2018-2019,第一学期,星期二
  • 13、农作制度专题,2018-2019,第一学期,星期三
  • 14、气候变化与作物适应,2017-2018,第二学期
  • 15、作物生态学,2017-2018,第一学期,星期二
  • 16、农作制度专题,2017-2018,第一学期,星期四
  • 17、气候变化与作物适应,2016-2017,第二学期,星期一
  • 18、作物生态学,2016-2017,第一学期,星期二
  • 19、农作制度专题,2016-2017,第一学期,星期三
  • 20、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Seminar II,2016-2017,第一学期,星期四
  • 21、气候变化与作物适应,2015-2016,第二学期,星期三
  • 22、作物生态学,2015-2016,第一学期,星期四
  • 23、农作制度专题,2015-2016,第一学期,星期三
  • 24、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Seminar II,2015-2016,第一学期,星期二
  • 25、气候变化与作物适应,2014-2015,第二学期,星期三
  • 26、作物生态学,2014-2015,第一学期,星期四
  • 27、农作制度专题,2014-2015,第一学期,星期三
  • 28、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Seminar II,2014-2015,第一学期,星期二
  • 29、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Seminar,2013-2014,第二学期,星期四
  • 30、作物生理学Seminar,2013-2014,第二学期,星期四
  • 31、作物生态学,2013-2014,第一学期,星期四
  • 32、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Seminar II,2013-2014,第一学期,星期三
  • 33、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Seminar,2012-2013,第二学期,星期四
  • 34、作物生理学Seminar,2012-2013,第二学期,星期四
  • 35、农作制度理论与技术专题,2012-2013,第一学期,星期四
  • 36、高级作物生态学,2012-2013,第一学期,星期四
  • 37、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Seminar,2011-2012,第二学期,星期二
  • 38、作物生理学Seminar,2011-2012,第二学期,星期二
  • 39、农作制度理论与技术专题,2011-2012,第一学期,星期四
  • 40、高级作物生态学,2011-2012,第一学期,星期三
  • 4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Seminar,2010-2011,第二学期,星期三
  • 42、作物生理学Seminar,2010-2011,第二学期,星期三
  • 43、农作制度理论与技术专题,2010-2011,第一学期,星期二
  • 44、高级作物生态学,2010-2011,第一学期,星期二

科研项目

纵向项目
  • 1、2024.09.24-2028.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华北平原冬小麦节水丰产减排协同机制与水氮耦合优化调控
  • 2、2023.09.22-2027.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氮肥减施对豆茬冬小麦土壤氮吸收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制
  • 3、2022.06.09-2025.12.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晋北农牧交错带有机旱作生态循环提质增效技术模式与应用
  • 4、2022.06.09-2025.12.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晋北农牧交错带有机旱作生态循环提质增效技术模式与应用
  • 5、2021.08.23-2022.12.31,其他研究项目,中国农业领域工程科技未来 20 年发展战略研究综合组
  • 6、2021.01.01-2025.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耦合自然-社会经济因子的中国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模拟研究
  • 7、2020.11.02-2024.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淮海农作区鼓粒期高温胁迫对夏大豆产量形成的影响机理及调控对策研究
  • 8、2019.03.26-2019.12.31,教育部项目,农业科技园区连片带动乡村振兴研究
  • 9、2018.11.06-2023.12.3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粮食生产的水资源时空匹配及优化路径研究
  • 10、2018.10.08-2021.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区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旱灾风险时空特征研究
  • 11、2016.10.09-2020.12.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主产区资源要素与作物生产空间匹配特征及优化
  • 12、2016.09.22-2020.12.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作物丰产增效资源配置机理与种植模式优化
  • 13、2016.06.01-2016.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农业农村资源监测统计经费(农情调度)项目
  • 14、2016.01.01-2016.12.31,教育部项目,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研究
  • 15、2014.12.31-2014.12.31,973计划,气候变化对粮食作物种植界限与作物布局影响及适应机制研究(后3年)
  • 16、2013.06.20-2014.09.30,地、市、厅、局等政府部门项目,北京市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调研
  • 17、2013.06.01-2014.12.30,资源节约生态安全的新型农业集约化模式与途径
  • 18、2012.12.29-2015.12.3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都市型现代农业为支撑的大学农业科技服务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 19、2012.10.25-2013.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华北平原低碳农作技术集成示范及补贴推广机制
  • 20、2012.08.12-2012.12.31,教育部项目,开展重大农业技术补贴推广机制研究与示范
  • 21、2011.01.20-2011.12.31,休闲农业模式优化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
  • 22、2011.01.05-2011.12.31,973计划,气候变化对粮食作物种植界限与作物布局影响及适应机制研究(前2年)
  • 23、2011.01.01-2011.03.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报告编印与宣传
  • 24、2011.01.01-2011.03.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报告编印与宣传
  • 25、2010.12.01-2011.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粮食作物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示范
  • 26、2010.11.01-2015.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现代农作制模式构建与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
  • 27、2010.11.01-2011.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作物生产系统低碳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
  • 28、2010.05.30-2010.12.3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北京市农业战略分析
  • 29、2010.03.24-2010.1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9年总结与年报编写
  • 30、2009.12.31-2010.12.31,粮食高产高效栽培科研创新团队
  • 31、2009.12.31-2010.12.31,与港、澳、台合作研究项目,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开放实验室
  • 32、2009.11.01-2010.12.31,教育部项目,农田固碳减排技术示范与推广
  • 33、2009.10.20-2010.06.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提升中低产田粮食生产能力保障中国未来粮食安全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 34、2009.09.11-2010.12.31,都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
  • 35、2009.09.01-2010.06.30,国家科技部项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研究
  • 36、2009.07.31-2013.12.31,教育部项目,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技术研究
  • 37、2009.06.15-2009.12.30,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生态因子与烟叶香型关系研究
  • 38、2009.06.04-2009.05.30,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北京市农田基本建设战略规划研究
  • 39、2009.05.31-2009.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农田污染过程阻断关键技术研究
  • 40、2009.04.10-2009.10.31,中央其他部门社科专门项目,粮食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 41、2009.04.10-2009.10.31,中央其他部门社科专门项目,西北地区粮食发展战略研究
  • 42、2009.01.01-2009.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全国免耕规划与推广机制创新
  • 43、2009.01.01-2009.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农业节能减排技术示范推广
  • 44、2009.01.01-2009.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农作物节水省肥高产技术示范推广
  • 45、2009.01.01-2013.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内蒙河套灌区中下游次生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
  • 46、2008.09.01-2013.08.30,973计划,不同区域作物高产高效潜力与实现途径(后3年)
  • 47、2008.09.01-2010.12.31,973计划,不同区域作物高产高效潜力与实现途径(前2年)
  • 48、2008.09.01-2009.09.30,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技术
  • 49、2008.08.10-2008.12.3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北京市植保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提升
  • 50、2008.05.01-2008.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立项及科技推广需求特征研究
  • 51、2008.05.01-2010.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现代农作制模式构建与配套技术研究
  • 52、2008.01.01-2008.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作物免耕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应用
  • 53、2008.01.01-2008.12.3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北京市粮食直补、生态补偿及土地规模经营调研
  • 54、2008.01.01-2008.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秸秆综合利用及节水节肥技术研制与示范
  • 55、2007.07.24-2010.12.3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作物种植结构优化与养分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集成
  • 56、2007.07.01-2010.12.3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土壤次生盐渍化类型的评价标准及不同水分补给下盐分累积与水盐平衡
  • 57、2007.06.01-2008.12.3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高校乡镇共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试点示范(Ⅱ期)
  • 58、2006.11.25-2010.12.3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保护性土壤耕作关键技术与轮耕模式研究
  • 59、2006.10.31-2010.12.3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主产区农田生态健康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60、2006.05.10-2006.12.31,省、市、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基本框架研究
  • 61、2006.05.01-2007.05.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及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影响
  • 62、2006.02.01-2006.12.31,中央其他部门社科专门项目,我国农业发展趋势及其科技需求特征分析
  • 63、2006.01.01-2006.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与秸秆利用技术补贴试点示范
  • 64、2006.01.01-2006.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节水农作制度关键技术引进与创新
  • 65、2006.01.01-2007.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作物秸秆还田与地方保育技术示范推广
  • 66、2005.09.01-2005.12.30,中央其他部门社科专门项目,我国农科教结合的现状评价及展望
  • 67、2005.09.01-2006.03.30,中央其他部门社科专门项目,农业科技入户跟踪研究
  • 68、2005.01.01-2006.12.3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农作物需水耗水规律及节水型种植结构优化研究
  • 69、2005.01.01-2006.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农业清洁生产管理条例与环境质量数据库构建
  • 70、2005.01.01-2007.06.30,中央其他部门社科专门项目,从全球农业发展的趋势审视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未来(一)
横向项目
  • 1、2023.11.01-2026.10.31,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四川内江龙潭有机油茶园区技术指导服务
  • 2、2021.08.20-2021.12.31,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农田休养生息技术与政策调研
  • 3、2021.07.26-2022.05.20,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有机旱作杂粮科研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服务
  • 4、2020.03.18-2021.03.18,永定河公司大同有机旱作基地技术指导服务
  • 5、2018.12.22-2020.12.31,山西灵丘乡村振兴总体规划
  • 6、2018.10.14-2020.10.10,山东省莒南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 7、2018.03.01-2021.03.01,内蒙古察尔湖教授工作站
  • 8、2016.08.30-2018.06.30,重庆市巫溪生态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
  • 9、2016.05.16-2017.05.16,魏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 10、2016.02.01-2016.12.31,2016年全国粮食增产关键技术试点及相关技术支撑
  • 11、2015.11.25-2015.12.25,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及合作培养咨询报告
  • 12、2015.06.20-2015.09.30,遂宁国家农业园区总体规划
  • 13、2015.04.10-2015.12.31,北京市 “十三五”时期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 14、2013.11.15-2014.12.31,房山区种植业发展现状调查
  • 15、2013.11.01-2014.12.20,中国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CWRC)-课件制作
  • 16、2013.06.10-2013.12.30,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12年总结与年度报告编写
  • 17、2013.06.05-2013.06.30,农艺知识科普培训
  • 18、2013.04.10-2013.11.30,石河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规划
  • 19、2012.11.13-2012.12.31,北京市粮食补贴政策效果研究
  • 20、2012.10.23-2013.06.30,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11年总结与年度报告编写
  • 21、2012.08.24-2012.11.26,CX国家农业专项规划咨询研究
  • 22、2011.12.12-2012.09.20,产品全生命周期分析
  • 23、2011.08.10-2012.05.30,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10年总结与年度报告编写
  • 24、2010.02.25-2010.06.25,山西文水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

论文

论文题目 刊物名称 收录类别 发表年月 第一作者或全部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排名

论文

科技成果

软件著作
专利

荣誉及奖励

  • 1、2022,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2、2021,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
  • 3、2021,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
  • 4、2019,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
  • 5、2016,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6、2015,中华农业科技奖(2014-2015年度)
  • 7、2008,湖南省科技进步奖

招生信息

往期招生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在籍人数
  • 年级
1
2
2024
2
2
2023
3
3
2022
4
2
2021
博士研究生
  • 序号
  • 在籍人数
  • 年级
1
1
2024
2
2
2023
3
1
2022
4
2
2021
报考意向

团队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