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范军

植物保护学院

个人资料

  • 部门: 植物保护学院
  • 性别:
  • 民族: 汉族
  •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 行政职务:
  • 主要研究方向:
  • 毕业院校: 中国农业大学
  • 学位: 博士
  • 联系电话: 10-62731360
  • 电子邮箱: jfan@cau.edu.cn
  • 办公地址: 植保楼2042
  • 通讯地址: 圆明园西路2号院
  • 邮编: 100193
  • 传真:

专家类别

  • 学术学位导师类型: 博导兼硕导
  • 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类型: 博导兼硕导
  • 从事学科1: 植物保护
  • 从事学科2:
  • 从事专业1: 植物病理学
  • 从事专业2:
  • 研究方向1: 植物抗病及感病的分子机制
  • 研究方向2: 植物-病原物互作机制
  • 从事专业学位领域名称: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教育经历

  • 1995.09.01-1999.07.01,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
  • 1991.09.01-1994.06.30,硕士,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
  • 1987.09.05-1991.07.08,学士,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

个人简介

工作经历


2011.11至今: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

2000.022011.11John Innes CentreNorwich) 博士后

1997.031998.12Salk InstituteSan Diego) 访问学者

1994.072000.02中国农业大学  讲师


教学科研概况

社会职务

活动动态

研究领域

本实验室关注植物抗病与感病的基础生物学问题,研究植物识别病原物侵染相关分子模式和效应子的分子机制;同时,探索植物在感病过程中受病原物操控并与之建立亲和性互作关系的分子基础。研究结果将为改良作物抗病性以及开辟绿色植保新途径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植物先天免疫识别:分离具有激发拟南芥先天免疫活性的胞外激发子蛋白,鉴定激发子的免疫激活区域,克隆相应的植物受体基因并解析二者互作激发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此外,通过研究拟南芥非经典抗病蛋白WAR1激活免疫的调控方式,揭示植物识别胞内效应子并激发免疫的机理。2)植物感病机制解析:以稻瘟病为模式系统,通过遗传筛选方法,鉴定稻瘟病发病过程中促进病菌侵染致病的基因及转录调控途径,解析稻瘟菌操控水稻细胞建立亲和性互作的分子机制。3)依据植物-病原物互作分子机制,设计并构建广谱抗瘟水稻品系,为水稻抗瘟性改良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开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近十年课程数据
  • 1、普通植物病理学,2025-2026,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西校区
  • 2、专业英语(植保),2024-2025,第二学期,星期五,西校区
  • 3、普通植物病理学,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西校区
  • 4、专业英语(植保),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五,西校区
  • 5、普通植物病理学,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西校区
  • 6、专业英语(植保),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五,西校区
  • 7、普通植物病理学,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六,西校区
  • 8、专业英语(植保),2021-2022,第二学期,星期五,西校区
  • 9、普通植物病理学,2021-2022,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西校区
  • 10、专业英语(植保),2020-2021,第二学期,星期五,西校区
  • 11、普通植物病理学,2020-2021,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西校区
  • 12、专业英语(植保),2019-2020,第二学期,星期五,西校区
  • 13、普通植物病理学,2019-2020,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西校区
  • 14、专业英语(植保),2018-2019,第二学期,星期五,西校区
  • 15、普通植物病理学,2018-2019,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西校区
  • 16、专业英语(植保),2017-2018,第二学期,星期五,西校区
  • 17、普通植物病理学,2017-2018,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西校区
  • 18、专业英语(植保),2016-2017,第二学期,星期五,西校区
  • 19、普通植物病理学,2016-2017,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西校区
  • 20、专业英语(植保),2015-2016,第二学期,星期五,西校区
  • 21、普通植物病理学,2015-2016,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西校区
  • 22、专业英语(植保),2014-2015,第二学期,星期五,西校区
  • 23、普通植物病理学,2014-2015,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西校区
  • 24、专业英语(植保),2013-2014,第二学期,星期五,西校区

研究生课程:近十年课程数据
  • 1、植病专业英语与科技写作,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五
  • 2、植物病理学英文论文写作,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三
  • 3、植病专业英语与科技写作,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五
  • 4、植物病理学英文论文写作,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三
  • 5、植病专业英语与科技写作,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五
  • 6、植物病理学英文论文写作,2021-2022,第二学期,星期三
  • 7、植病专业英语与科技写作,2021-2022,第一学期,星期五
  • 8、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2020-2021,第一学期,星期二
  • 9、植病专业英语与科技写作,2020-2021,第一学期,星期五
  • 10、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2019-2020,第一学期,星期三
  • 11、植病专业英语与科技写作,2019-2020,第一学期,星期五
  • 12、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2018-2019,第一学期,星期三
  • 13、植病专业英语与科技写作,2018-2019,第一学期,星期五
  • 14、植病专业英语与科技写作,2017-2018,第一学期,星期五
  • 15、植病专业英语与科技写作,2016-2017,第一学期,星期五
  • 16、植病专业英语与科技写作,2015-2016,第一学期,星期五
  • 17、植病专业英语与科技写作,2014-2015,第一学期,星期五
  • 18、植物抗病性与环境胁迫,2014-2015,第一学期,星期四
  • 19、植病专业英语与科技写作,2013-2014,第一学期,星期五
  • 20、植物抗病性与环境胁迫,2013-2014,第一学期,星期五

科研项目

纵向项目
  • 1、2022.09.22-2026.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稻瘟菌MoORP蛋白调控附着胞侵入和胞质效应子分泌的分子机制研究
  • 2、2020.11.05-2024.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抗病蛋白WAR1激活拟南芥先天免疫的分子机制
  • 3、2018.10.09-2022.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氧固醇结合蛋白调控稻瘟菌致病力及营养生长的分子基础
  • 4、2018.01.16-2020.12.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植物微生态制剂的研制与应用
  • 5、2015.08.21-2019.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稻瘟菌NLP蛋白家族的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
  • 6、2013.11.01-2016.12.31,教育部项目,稻瘟菌非寄主免疫反应激发子基因的分离与鉴定
  • 7、2012.09.01-2016.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丁香假单胞菌番茄变种隐含的saxE基因影响病菌定植及致病性的分子机理
  • 8、2012.01.01-2012.12.31,自选课题,拟南芥基础抗病性的遗传解析

论文

论文题目 刊物名称 收录类别 发表年月 第一作者或全部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排名
An LRR-only protein promotes NLP-triggered cell death and disease susceptibility by facilitating oligomerization of NLP in Arabidopsis. New Phytologist SCI 2021 Chen JB, Bao SW CAU 通讯作者
The cutinase Bdo_10846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virulence of Botryosphaeria dothidea and in inducing the wart symptom on apple pla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SCI 2021 Dong BZ CAU 3
Pseudomonas bacteriocin syringacin M released upon desiccation suppresses the growth of sensitive bacteria in plant necrotic lesions Microbial Biotechnology SCI 2020 Li JZ CAU 通讯作者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assisted scree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enes involved in the rice-Magnaporthe oryzae interaction Phytopathology Research 2019 Chang QL CAU 通讯作者
The Nep1-like protein family of Magnaporthe oryzae is dispensable for the infection of rice plants Scientific Reports SCI 2017 Fang YL CAU 通讯作者
Metabolic and transcriptional alternations for defense by interfering OsWRKY62 and OsWRKY76 transcriptions in rice Scientific Reports SCI 2017 Liang X CAU 3
Genetic interaction between Arabidopsis Qpm3.1 locus and bacterial effector gene hopW1-1 underlies natural variation in quantitative disease resistance to Pseudomonas infection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SCI 2017 Luo Q, Pan KD CAU 通讯作者
Genetic and molecular basis of nonhost disease resistance: complex, yes; silver bullet, no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SCI 2012 Fan J CAU 共同通讯作者
Pseudomonas sax genes overcome aliphatic isothiocyanate-mediated non-host resistance in Arabidopsis Science SCI 2011 Fan J, Crooks C John Innes Centre 共同通讯作者
Abscisic acid has a key role in modulating diverse plant-pathogen interactions Plant Physiology SCI 2009 Fan J John Innes Centre 一作
High throughput quantitative luminescence assay of the growth in planta of Pseudomonas syringae chromosomally tagged with Photorhabdus luminescens luxCDABE Plant Journal SCI 2008 Fan J, Crooks C John Innes Centre 共同一作

论文

科技成果

软件著作
专利

荣誉及奖励

招生信息

往期招生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在籍人数
  • 年级
1
2
2024
2
2
2023
3
2
2022
4
3
2021
博士研究生
  • 序号
  • 在籍人数
  • 年级
1
2
2024
2
1
2023
3
1
2022
4
1
2021
报考意向

团队展示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行政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

学位: 博士

联系电话: 10-62731360

电子邮箱: jfan@cau.edu.cn

10 访问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