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段勇

工学院

个人资料

  • 部门: 工学院
  • 性别:
  • 民族: 汉族
  • 专业技术职务: 工程师
  • 行政职务:
  • 主要研究方向:
  • 毕业院校: 中国农业大学
  • 学位: 硕士
  • 联系电话: 15611275095
  • 电子邮箱: duany1@163.com
  • 办公地址: 工院337
  • 通讯地址:
  • 邮编:
  • 传真:

专家类别

  • 学术学位导师类型:
  • 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类型:
  • 从事学科1:
  • 从事学科2:
  • 从事专业1:
  • 从事专业2:
  • 研究方向1:
  • 研究方向2:
  • 从事专业学位领域名称:

教育经历

  • 1986.09.01-1990.07.01,学士,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内燃机
  • 1986.09.01-1990.07.01,哲学硕士学位,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内燃机
  • 1983.09.01-1986.07.01,北京十五中

工作经历

  • 1997.04.01,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 1990.08.01-1997.03.01,北内集团总公司研究所

个人简介

面对哲学和社会科学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缓慢的现状,我对多个学科进行深入思考,于2009年出版《自组织生命哲学》,成功破解了生命之谜,揭示人类进化与生物进化的共同规律,以及人类的未来命运。2016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之后,人工智能未来发展与人类的关系成为硅谷科学家热烈讨论的话题,而这在2009年我的书中已经有过详细的论述和明确的结论。2017年出版的《太极进化主义》在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元伦理学方面探索新的道路,与《自组织生命哲学》中的内容融会贯通,构造了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

电子书《自组织生命哲学》和《太极进化主义》下载:“原创力文档”网站

https://max.book118.com)

今日头条号:太极进化主义

https://www.toutiao.com/search/?keyword=太极进化主义

微信公众号:太极进化主义

duanyong6256)



简历

19869月—19907月,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内燃机专业本科

20099月—201112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

1990年7月—1997年3月,北内集团总公司研究所,工程师

1997年321日—今,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系,讲师


教学科研概况

研究方向

内燃机学,着火理论,系统论

生命哲学,广义进化论,未来学

社会组织学,伦理学,哲学



太极进化主义解析世界十大著名悖论

段勇

一、从电车难题看正义的原则

世界十大著名悖论曾引起网友的热烈讨论,这十大悖论和其他一些著名悖论涉及到物理学、伦理学、认识论和哲学等多个学科的重要问题,意义深远,足以引发某些理论的重要变革。

“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其内容大致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个疯子在那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应该拉拉杆吗?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类似的难题,要做出正确的决策需要依据正义的原则。正义的根本原则是什么?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以利益为最终原则,另一种是以教条为原则。我们听说过很多教条和规则,儒家的教条、基督教的教条、康德的道德原则、共产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这些原则往往互相冲突,让人无所适从。例如,康德说绝不能杀人,每个人的人性都是目的,不能作为手段。依据这个原则就不能拉动拉杆,因为这样就把那一个人作为拯救其他人的手段了。

任何教条都是人定的,没有一个是先验的。那么人们提出这些原则的依据是什么呢?是人的利益,所以人的利益才是最终的价值标准。这种思想称为人本主义,或叫功利主义。

最重要的人本主义原则是“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的利益”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就应该牺牲一个人的利益拯救多个人,这不像有人说的违反功利主义原则,而恰恰是依据功利主义原则作出的正确决策。

人的利益之间有不同的关系,于是正义的标准需要具体分析。人与人的利益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种,一种是冲突的,此消彼长,另一种是不冲突的,可同消同长。同消同长这种利益关系到处存在,是利益的统一。利益统一又叫共赢(双赢)、和谐,是最理想状态。这种关系中的正义行为既是自私的行为,也是善良的行为。

定理:人们的利益可以同消同长时,每个人的利益都是正义的标准。

利益统一时一般不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每个人都愿意接受的,是人们合作的基础。

利益此消彼长时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利益之和不可能增长。这时在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之间如何选择呢

定理:利益发生冲突而利益之和不可能增长时,怎样选择都是正义。

例如,体育竞赛的冠军只有一个,怎样选择都意味着有人要做出牺牲。这时怎样选择都是正义的。

如果利益之和可能增长,那么需要有一方作出牺牲才能实现帕累脱最优。那么这时正义的选择就是牺牲一方的利益以实现利益之和最大。

定理:利益发生冲突而利益之和可能增长时,正义的原则是使利益之和最大

很多国家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里的效率指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随便某个机器或某个社会组织的效率。

利益之和的计算虽然很难,但人们一直在作这种计算和比较。例如,越南战争以后美国人觉得国家利益被高估了,不再愿意为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利益。而“9·11”以后,美国人又觉得国家利益很重要,愿意为国家的安全多交税。每一年国会对预算的争论都主要是因为对利益之和的计算有分歧。

需要注意,利益之和最大与少数服从多数并不完全相同。例如每个人捐一点钱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这是牺牲多数人的利益,但这也是利益之和最大,因为被牺牲的多数人的利益之和小于这一个人的利益。

当行为对每一个人的利益的影响基本相等时,可由上面的定理得到以下推论:

推论:当人与人的利益发生矛盾,且行为对每个人的利益的影响基本相等时,多数人的利益是正义的标准。

牺牲某一方的利益又分三种情况:强迫、自愿和交易。强迫牺牲某一方的利益叫斗争。斗争的目标如果是利益总和增大,符合正义的原则,就叫正义斗争,如果使利益总和减小,就叫非正义斗争。如果是利益总和不变,这种斗争无所谓正义与非正义,但有善恶之分。斗争包括武力的与和平的,人类社会总免不了有斗争。

矛盾冲突会造成双方的损害为了减少这种损害,人们就希望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选择。通过交易的方式牺牲某一方的利益就是让受益者转让一部分利益给受害者。这种方式可以把利益矛盾转化为利益统一,这是最理想的。但不是所有的条件下都能实现交易。

通过自愿的方式牺牲某一方的利益叫奉献。利益冲突是经常出现的,社会发展需要奉献精神,这经常成为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维护他人的利益是善,损害他人的利益是恶。如果损害自己的利益,维护他人的利益,不管利益大小都是善。如果损害他人的利益,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时只有当得大于失的时候,才可能被人理解和允许。损害他人的小利以维护自己的大利,例如用他人的血救自己的命,这也是恶,需要用报答、感谢等方式补偿。


二、从奶牛悖论看认识的局限性

“空地上的奶牛”是认知论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实验。它描述的是,一个农民担心自己的获奖奶牛走丢了。这时送奶工到了农场,他告诉农民不要担心,因为他看到那头奶牛在附的一块空地上。虽然农民很相信送奶工,但他还是亲自看了看,他看到了熟悉的黑白相间的形状并感到很满意。过了一会,送奶工到那块空地上再次确认。那头奶牛确实在那,但它躲在树林里,而且空地上还有一大张黑白相间的纸缠在树上,很明显,农民把这张纸错当成自己的奶牛了。问题出现了,虽然奶牛一直都在空地上,但农民说自己知道奶牛在空地上时是否正确?
空地上的奶牛最初是被盖梯尔(Edmund Gettier用来批判主流上作为知识的定义的JTB(justified true belief)理论,即当人们相信一件事时,它就成为了知识;这件事在事实上是真的,并且人们有可以验证的理由相信它。在这个实验中,农民相信奶牛在空地上,且被送奶工的证词和他自己对于空地上的黑白相间物的观察所证实。而且经过送奶工后来的证实,这件事也是真实的。尽管如此,农民并没有真正的知道奶牛在那儿,因为他认为奶牛在那儿的推导是建立在错误的前提上的。盖梯尔利用这个实验和其他一些例子解释了将知识定义为JTB的理论需要修正。

盖梯尔问题属于怀疑论,怀疑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笛卡尔。黑白相间的纸是一个假象,那么我们的认识中有多少是真相呢?笛卡尔经过深思发现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有可能是假象。

越有学问的人越会注意不把话说绝,任何意外奇迹都有可能发生。人的认识能力有限,已经有太多让我们瞠目结舌的事物任何我们认为有绝对把握的判断都有可能被否定我们现在所相信的牛顿力学可能是假象,相对论可能是假象,量子力学、几何、化学、生物学、社会学等等科学知识可能都是假象,所有的公理和逻辑系统都有可能是错误的,尤其是我们称为客观规律的东西可能都是假象。康德提出了一个哥白尼式的革命,认为所有的所谓客观知识都必然具有主观性。

我们可以相信人类已经掌握了很多真理,但到底哪些是真理无法判断,说到任何一个具体理论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充分的理由证明它是客观真理。所以我们只能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笛卡尔让我们怀疑一切,马克思的座右铭也是怀疑一切。

波普尔指出,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结论都是无法证实的。例如:天下乌鸦一般黑是一个归纳的结论,观察一万只黑乌鸦之后也不能保证第一万零一只乌鸦不是白的。我们见到的所有特异功能都是欺骗但我们无法从理论上证明世界上不存在特异功能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告诉我们演绎法的最大的大前提不能来自演绎,只能来自归纳。因此我们所有演绎的知识最终都是无法证实的,所有的科学都建立在沙滩上。

如果我们的知识都是假象,那科学研究还有意义吗?有意义,科学的意义不是来自于客观性,而是来自于实用性,或叫实践性。

我现在饿了,想吃螃蟹,我想知道螃蟹有没有毒。波普尔告诉我们:你用什么方法都不能证实螃蟹无毒,即使你吃了十口都没事,也不能保证第十一口无毒,就连米饭有没有毒都证实不了。那怎么办?饿死吗?这种误解把波普尔的理论变成了绝食理论。科学家的职责不是悲天悯人,不是唉声叹气,科学家的职责是为人类寻找出路。虽然波普尔的结论有很大的理论意义,但人们更需要的是证实的理论,如果没有绝对证实的理论,至少给一个相对证实的理论,虽然相对证实的理论有可能让人中毒,但人们也愿意接受,因为不想饿死。

人类从古至今一直在使用相对证实的理论,这些理论会有各种各样的错误,但是它们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这些理论的错误再多,人类也得用,只能不断完善,而不能抛弃。最早的人类手中基本没有真理,只有一些类比的启示,这些启示大部分是错误的,所以那时的人类生存能力非常低。但就是这样一些启示让他们能够生存下来,并逐渐壮大强盛。

需要注意的是,前面说理论是假象,并不是说科学家故意造假。说理论的意义来自于实用性,也不是指急功近利。这里说的实用是指增进人的利益,既包括自我利益,也包括他人利益,既包括眼前利益,也包括长远利益。


三、破解宇宙热寂说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过程是不可逆的,例如,覆水难收,水洒了就收不回来,这个过程就是不可逆的。你要把水收回来不是绝对不可以,但要做很多功。再比如,炸弹爆炸以后,你不可能让弹片再聚集起来,回到爆炸前的状态。熵就是度量这些不可逆过程的参数。

如果有两个杯子a和b,a中装满了溶液,溶液的成分包括蛋白质、糖、脂肪、无机盐等;b中有一条鱼,鱼周围的水是纯净水。假定鱼身体中的蛋白质、糖、脂肪、无机盐等的含量与a溶液中的含量相等,也就是说a和b两个杯子中装的是成分完全相同的东西,那么有什么差别呢?结构不同。a里面的结构是对称,各种成分在杯子里均匀分布,b里面是对称性破缺的,a的结构比较简单,b的结构很复杂。生物死亡以后,身体中的器官组织会腐烂分解,相当于从b变到a,这是一种退化,是从复杂结构变为简单结构。相反,从简单变为复杂的变化是进化。

热力学第二定理告诉我们:在孤立系统内,任何变化不可能导致熵的总值减少也就是说,世界整体上只能退化,不能进化。从这个定理可以推论出宇宙热寂说,即宇宙最终必然会走向热寂像沙漠一样,宇宙走向死亡了。但我们看到的事实是世界的进化,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生物由简单的单细胞发展到复杂多样的各种生物,非生物和人类社会也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

其实宇宙之初,即宇宙大爆炸之后的状态就是热寂的状态,今天的宇宙是从热寂中一步步走出来的,是不断熵减的结果。克劳修斯说,宇宙进入热寂状态,那就任何进一步的变化都不会发生了,这时宇宙就会进入一个死寂的永恒状态。但事实上,宇宙轻而易举地走出了热寂,没有从外界引进任何负熵。宇宙不仅自己制造了负熵,而且一发而不可收,不断制造新的粒子,不断制造新的物质的对称性破缺和能量的对称性破缺,宇宙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那么宇宙为什么能熵减呢?霍的解释是熵减来自于系统外部,不可能来自内部。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把宇宙作为一个系统,就只能熵增,不可能熵减,宇宙必然走向最平衡的状态。你说有些地方熵减,有些地方熵增,大爆炸以后已经达到最大熵了,完全均匀了,还怎么增大呀。

如果有一个容器,分为两部分,AB左边有一些高温气体,右边有一些同样成分的低温气体。过一段时间,高温气体向低温气体传热,最后两边温度会趋于相同。这种变化属于熵增,符合热力学第二定理。热量由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热是熵减。那么这个系统怎么可能出现熵减呢?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麦克斯韦发明了一个小妖精,被称为麦克斯韦妖他假设这个小有极高的智能,可以追踪每个分子的行踪,并能辨别出它们各自的速度。在一个温度均匀的充满空气的容器里的分子,其运动速度不均匀,然而大量分子的平均速度是均匀的。现在假定在容器分界上有一个小孔,设想麦克斯韦妖可以打开或关闭那个小孔,使得快分子从A跑向B,而慢分子从B跑向A。这样,就在不消耗功的情况下,B的温度提高,A的温度降低,而与热力学第二定发生了矛盾。这样对称性破缺就发生了,就熵减了,世界就可以进化了。

麦克斯韦妖真的是世界进化的原因吗?不可能,因为它在制造非平衡时即使不消耗能量也必须消耗外来的信息分子的运动速度是一种信息所以如何解释世界的进化至今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那么有没有不消耗能量和外来信息的麦克斯韦妖呢?有。虽然能量趋于不对称是不可能自发出现的,但物质趋于不对称是可能自发出现的。玻尔兹曼告诉我们能量趋于对称的本质是物质结构趋于对称。

如果在两个相邻的盒子里有两个小球AB把盒子中间的隔板拿开以后,对称的,即一边一个的状态有两种可能的分布方式一种是A在左边B在右边,第二种是B在左边A在右边两个小球都在左边的状态只有一种分布方式,一种对称性破缺的状态。有两种存在方式意味着概率较大,有一种存在方式意味着概率较小。所以对称的状态出现的概率大,对称性破缺的状态出现的概率小。玻尔兹曼就把这种概率的对数定义为熵。

但是如果设想在盒子的两侧各有一个氧原子,它们肯定不会一边一个,一定会很快结合成一个氧分子。也就是说前面认为的概率较大的状态不是稳定状态,对称性破缺才是稳定状态小概率的状态自发地出现了,即熵减自发地出现了。这种对称性破缺的出现既不消耗能量,也不消耗外来信息,即不需要外界输入负熵,这是一个自发的熵减过程。

是什么力量破坏了热力学第二定理呢?是把两个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化学键。化学键就是一个麦克斯韦妖,它可以区分不同的原子,氧原子的化学键“认识”其他的氧原子,也“认识”氢原子、铁原子等。这种“认识”意味着其中包含信息和负熵,但不是从系统外部输入的,也没有智能。

气体分子之间没有电磁力,互相不“认识”,所以它们会趋向平衡结构。但液体和固体就不同了,水分子的电荷有极性,其他液体和固体也都是靠电磁力把分子聚集在一起。当温度足够高的时候,分子才会挣脱束缚,变成气体。当你把若干个液态水的分子放在盒子里时,它们不会自发地在上下均匀分布。即平衡状态的微观状态数是零,系统会永远保持对称性破缺的状态。

有位著名学者认为,麦克斯韦的思想实验中所提到的小球都是指气体分子,不能指其他分子,它们之间没有电磁力。但我认为,如果只考虑气体分子,那么麦克斯韦的这个思想实验就没有普遍性,因而其结论就不能推广到整个宇宙,就不能作为讨论宇宙热寂说的依据。如果我们要讨论整个宇宙的问题,那么我们设想的思想实验中的对象就应该具有普遍性,能代表任何物质,具有物质的各种属性。

化学键是一种电磁力,除了电磁力之外,万有引力、强核力和弱核力也都会破坏热力学第二定理,它们都是麦克斯韦妖。我们可以把地球周围的空间划分为若干网格,地球占据其中一个格。地球由很多物质组成,这些物质没有在这些网格中均匀分布,而是集中在一起,从容配数的角度看,这种状态的存在概率几乎为零。是什么力量把它的存在概率从零提高到100%的呢?是万有引力。




































1. 地球的组成物质不会在空间均匀分布

定理:万有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和弱核力是世界向复杂的、非平衡方向进化的动力。

热力学第二定理指出了世界退化的必然性,玻耳兹曼原理指出了世界退化的根源,而现在提出的这个定理指出了世界进化的必然性和进化的根源。有了这个定理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出熵减不仅可以来自于系统外部,还可以来自于内部,热力学第二定理不会使世界热寂。

任何物质都有很多属性,包括这四种力,还包括很多其他属性,这些属性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系统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促使复杂的、非平衡的系统出现。物质的各种化学性质,非生物的辐射、发光、动能守恒、量子力学特性、范德瓦尔斯力等所有物理性质,生物的生长、新陈代谢、再生、趋光、繁殖、变异等生物属性,都可以是世界向复杂的、非平衡方向进化的动力,因为它们都可能带来稳定的对称性破缺。

所有的生物性状都可以是进化的动力,智能也是一种生物性状,而且智能已经成为创造复杂和有序的最重要的动力。

定理:物质的各种属性都可能是世界向复杂的、非平衡方向进化的动力。

其实,大家都知道,即使世界真的会走向死亡,那也是几十亿,甚至几万亿年以后的事情,没有几个人真正关心这种事。问题的关键在于,世界退化的趋势如果是普遍规律,那么也将主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物。我们的社会是否会越来越混乱,人性是否会越来越堕落,科学技术能否持续发展,人类现代文明是否会把我们引入深渊?有了前面这两个定理,我们就可以相信世界既有自发的退化趋势,也有自发的进化趋势,退化不是世界的宿命。


四、从特修斯之船悖论看同一性的观念

特修斯之船悖论最早出自普鲁塔克的记载。它描述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木板腐烂了就会被替换掉,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开始的那些了。问题是,最终产生的这艘船是否还是原来的那艘特修斯之船,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哲学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后来对此进行了延伸,如果用特修斯之船上取下来的老部件来重新建造一艘新的船,那么两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

一位自称das的网友对悖论的解答受到网友的追捧,他认为我们认定同一性——一个事物是它本身的依据不是组成这一事物的元素,而是这一事物的内部结构——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事物的时空连续性。量子力学里有一个“全同原理”,说的是同类的粒子之间本质上是不可区分的。组成你的身体的元素虽然被替换了一遍,但是同类粒子之间是完全一样的,没有性质的区别。用这个氢原子代替你身体里的那个氢原子,你身体的性质不发生任何改变。如果我们把一辆汽车砸碎了炼成铁块,用这铁块制成一座金属雕像,虽然它的组成成分没有变,且具有时空连续性,但是它的结构彻底改变了,我们不能说雕像就是原来的汽车它们不具有同一性。如果两座大楼具有一模一样的结构,但他们仍然是两个事物,因为它们同时处于空间的不同位置,不具有时空连续性
das的这种解释符合结构主义系统论的思想,认定同一性的依据是结构特征,时空连续性也是结构特征,因为结构就是事物之间和事物的组成部分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太极进化主义》第一篇结构主义系统论中论述了结构是事物的本质,结构决定功能,时间、信息、意识和社会关系的本质都是结构。但这种结构主义的理解还不是同一性的最终答案,同一性与事物的其他所有属性一样都是人的观念。

有一个哲学系的大学生放假回到农村老家,乡亲们都来看他,觉得自己村里能出一个学哲学的大学生很不简单。有人问:“你都学什么了?”大学生说:“哲学讲的是抽象的东西。比如桌上这只鸡,你们看来是一只鸡,但我看到的是两只鸡,一只具体的鸡和一只抽象的鸡。”乡亲们一阵哄笑,原来哲学就学这个呀!大学生的哥哥觉得很丢面子,生气地说:“那好,我们吃这只具体的鸡,你去吃那只抽象的鸡

这个大学生所说的抽象的鸡虽然受到众人的耻笑,但它却是解答特修斯之船问题的最终答案。在具体的船之外还有一只抽象的船,更换零件之后的特修斯之船从客观上说已经与原来的船不同了,但我们仍然把它当成原来的船,即这两只具体的船对应于同一只抽象的船。

客观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如果不对这些事物做一些抽象的处理,那么我们就必须面对无数具体对象。人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是有限的,抽象的思维方法可以让认识对象简单化。因此,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组成成分的船当成同一只船是人的需要。

很多时候不能实事求是,实际的特修斯之船是“实事”,它是不断变化的,不是同一条船。但我们经常需要把它当成同一条船,这是认识的需要,也是科学研究和实践的需要。所以实事求是和实践的观点是矛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要用运动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的观点。这种运动的观点其实是片面的。所谓运动,既包括位置的移动,也包括性质的变化。如果用运动的观点看特修斯之船,那么船每天都在变,昨天的驾驶方法今天还能用吗?如果不能用,那么水手昨天会开船,今天就不会开了。肯定很多东西是在一定阶段不变是,是静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还有一种错误说法: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静止的观点也是运动的观点,那为什么要批判静止的观点呢?

但抽象造成了一个问题,即抽象事物与具体事物的辩证对应关系。一只抽象的特修斯之船对应多个具体的特修斯之船(每一年的、每一次修理之后的船),同时,同一只船又对应很多不同的抽象事物(一种结构、一种风格、一种建造技术、一套航行经验、一种坚韧的精神、不同的印象等等)。这种辩证对应关系就带来了很多认识上的悖论。既然悖论来自于观念,那么如果从观念入手解答悖论的话,就很容易找到答案了。修理之前和修理之后的船可以对应同一个观念,也可以对应不同的观念,也就是说当成一只船和当成两只船都可以,如何看待那只船都对那只客观的船没有多大影响。一个不断更换成员的乐队,一个改变成员和名称的企业,一个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和自我修复的人体都是同样的道理。

所有悖论都是由人的认识方法造成的,都是客观与主观的辩证关系造成的。不站在哲学本体论的高度分析问题,就永远不可能找到这些悖论的最终答案。奶牛悖论中所说的问题也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关系问题,我们无法确认任何一个认识的绝对客观性,所有的认识都是主观的。德里达说哲学已死,其实哲学不会死,哲学永远渗透在每一个日常事物当中。


五、从伽利略实验看真理的标准

为了反驳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落体速度取决于物体的质量的理论,伽利略构造了一个简单的思想实验。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如果一个轻的物体和一个重的物体绑在一起然后从塔上丢下来,那么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快,两个物体之间的绳子会被拉直。这时轻的物体对重物会产生一个阻力,使得下落速度变慢。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两个物体绑在一起以后的质量应该比任意一个单独的物体都大,那么整个系统下落的速度应该最快。这个矛盾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错误的无论物体的质量大小,不考虑阻力的情况下,所有自由落体的速率都是一样的。

在新旧理论的交锋当中,科学得以不断发展进步,新理论被证明是真理,旧理论被抛弃。那么真理的标准是什么呢?真理的最终标准是实用,但同时还有一些替代标准,包括预见性标准、稳定性标准、简单性标准和逻辑统一标准。

实践标准是指理论应该能够指导实践从而实现人的利益,所以实践标准是实用主义。实用指增进人的利益和社会进步,人的利益包括主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牛顿定理能被大家接受,主要是因为它有利于社会实践,在工业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的利益是检验实用主义真理的标准,严格地说,应该是对利益的经验,即我认为自己受益或受害我感觉吃了螃蟹以后不舒服,我感觉这辆车很好用,等等。所以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直接经验。工程师说这辆车应用了多少高新技术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最终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用户的感觉。错误的认识会给人带来痛苦,医生的误诊,法官的误判,商场、战场和政府决策的失误都会让人感觉到痛苦。

既然真理的最终标准是主观的经验,那我们为什么要追求客观真理呢?因为无数经验告诉我们,客观真理有利于我们的长远利益。我们所说的所有客观真理的最终本质都是实用真理。客观性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只是一种手段。邓小平说: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费耶阿本德的名言是“怎么都行”,甚至科学与宗教之间都没有绝对对错。费耶阿本德说的有道理,但“怎么都行”不对,违背人的根本利益不行,让历史倒退不行真理的最终标准是个人主义、人本主义和进化主义。而且真理的客观性无法完全证实,所有的真理都必然具有主观性,任何真理将来都有可能被推翻,只能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客观性,也就是说,客观性标准就是实践标准。

实用是真理的根本标准,但这个标准往往不好用对人的长远利益和社会的进步有利与否很难及时作出准确的评价。要想判断哪些理论实用,需要一些替代标准。预见性既符合人的利益,也符合进化原则,而且是科学与艺术宗教的主要区别,所以预见性是真理的替代标准。

一百个成功的解释不如一个成功的预见。伽利略预言不同质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并被比萨斜塔上的实验证实,这个成功的预见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爱因斯坦用相对论的理论反对牛顿体系,开始大家都不相信。1919年5月爱丁顿对日食的观察发现光线的确会在引力场中弯曲,这个新的经验一下子就让大家相信了爱因斯坦的理论。

预见性并不能证实一种理论。一两次成功的预见有可能是瞎猫碰到死耗子,多次成功的预见也不能说明一种理论能够永远成功。对于真理的证明往往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尤其是对于那些重要的真理和长久的事业,往往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求证。没有一个标准告诉我们多少次成功才能说明一个理论是真理,这完全取决于人的选择,主要看不同理论的相互比较,矬子里面拔将军。

理论出现错误之后并不一定马上会被推翻,往往可以修补,但需要修补意味着理论不稳定。如果一个理论总是变来变去,就很难让人信服。运动的观点固然正确,但静止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也不能完全否定因为理论必须有稳定性,最好是永恒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即使不能这么稳定,也应该尽可能稳定,不能一天一变。当一个实验现象在很多人的实验中都得到证实的时候,它就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认识,我们就把它当成真理。

形而上学的本意是指抽象的理论,后来被当作与辩证法对立的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理论。原因很简单,因为人们研究抽象的理论就是为了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万变不离其宗的东西。所以静止的观点不仅不是反动的观点,而且是实践所需要的,不可缺少的观点。

预见性和稳定性都需要时间验证,在提出理论的时候想马上验证需要其他替代标准。具有逻辑统一性的认识最稳定,最有预见性,所以逻辑统一的认识是真理。伽利略的思想实验说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合逻辑,只有承认所有的自由落体速率相同才能实现逻辑统一。哲学的彻底性远高于一般理论,哲学的使命是实现所有理论的逻辑统一,把整个理论大厦建成一个完全自圆其说的体系。

真理的第四个替代标准是简单化原则,因为简单的认识容易指导实践。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人使用复杂理论也可以达到目的,但容易出错。奥卡姆提出:“凡能以较少手段取得的,就无需较多手段”,“如无必要,不应增加实在东西的数目”。这个命题就是著名的奥卡姆剃刀,用科学语言表述应写作:简单性是真理的标准。

奥卡姆剃刀曾经判定宗教不科学。在有些事情上宗教比科学解释得圆满,但宗教解释中很多事情取决于神的意志,神的意志是复杂多变的。所以用宗教理论进行预测会经常出错,不能满足人的需要,也不利于社会进步。这就是奥卡姆剃刀剃除宗教的真实原因。

选择简单理论前提是,两个理论都能解释和预测相同的现象,如果简单理论的解释和预测功能不如复杂理论,就要选择复杂理论了。

在前面的论述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到真理检验方法的最后结论。

真理检验的三部曲定理:检验真理的主体是每一个单独的个人,实用性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检验真理的过程分三个阶段:1. 验证假说的逻辑统一性和简单性2. 验证假说的稳定性;3. 验证假说的预见性。


六、从定时炸弹悖论看原则的相对性

“定时炸弹”思想实验要求你想象一个炸弹或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藏在你的城市中,并且爆炸的倒计时马上就到零了。在羁押的犯人中有一个知情者,他知道炸弹的埋藏点。你是否会使用酷刑来获取情报?定时炸弹情景一般被用作反驳那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用酷刑的教条。一份英国报纸提出更为极端的假设,如果酷刑对那个恐怖分子无效,那么当局是否愿意拷打他的妻子儿女来获取情报。

对恐怖分子用刑其实并不是最让人纠结的例子,社会斗争从来都是异常严酷的,为了维护正义我们往往需要做很多残酷的事情。死抱着具体原则不放,就叫教条主义,或书生气。

法律和道德规范提供了人们应该遵循的具体规则或指南,人们需要每一次都从头论证行为的正义性或计算功利得失但问题是应该由谁来制定规则?谁是永远的权威?任何原则和权威都可能出错,都有不适用的特殊情况,怀疑和批判精神到任何时候都是很重要的。

信仰一般来自人们对很多成功经验的归纳,人们相信应该按照信仰做事。坚持信仰,放弃眼前利益,最终成功的例子很多,例如,苏武牧羊,唐僧取经等。这是艺术作品和正统道德宣传当中永恒的主题。同时,理想现实经常是矛盾的,按信仰做事往往在短时间内达不到目的。很多人相信“识时务者为俊杰”,很多政治家奉行务实政策。务实是违背信仰和原则的,但可能得到不错的结果,同时也有人因为违反原则而受到惩罚,甚至遗臭万年。那么到底应该在什么时候恪守信仰,什么时候应该抛弃信仰呢?这是一个几乎无法解答的问题,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能依靠不断试错和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选择、面对失败,面对后世的唾骂。

2014年台湾王金平的公说案的性质是违法、腐败。马英九认为维护法制是不变的原则,是大是大非问题。但他没有想到大是大非的原则也可以被推翻,身为总统,使出浑身解数,不仅没有在法律上取胜,也没有在民意上取胜。

反腐败的原则还不是最大的原则,否定这样的原则还可以理解。和平和民主的原则也可以否定,战争往往是推翻反动政权的唯一方法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不实行民主制度

原则是关于抽象概念的判断,涉及很大的外延,涉及很多人,很多事,很多人的利益。一旦原则被推翻,将有可能影响无数人的生活,毁掉人的信心,破坏社会秩序,从而带来巨大的痛苦和很多人的死亡。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不变的原则,很多人曾经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但遗憾的是,我们必须承认,没有绝对不变的原则。我们能做的是,努力找到那些最稳定的原则,并努力维护他们的稳定。

在历史上,哲学和伦理观念曾经发生过多次革命。每一次革命都意味着可能推翻整个思想体系。这时只有最根本的价值标准才是建立新规范的基础,而不能以任何已有的规范为基础。那么最根本的价值标准是什么呢?是个人主义、人本主义和进化主义。

个人主义是以每个人的个人利益作为价值的最终标准人本主义以多数人的利益为价值的最终标准。理学家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很多宗教都认为人的欲望是万恶之源,都以克制人的欲望为基本教义。文艺复兴以后,这些思想受到彻底的批判,人的需要和利益已经不再是邪恶的同义词,人可以名正言顺地获取利益。个人主义和人本主义都是每个人心灵深处的道德原则,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人总希望把事情做好,制造更好的工具,建立更好的制度等,这就是进化主义原则。进化是实现人的利益的手段。但进化的目标本身会变成目的,可能违背人的利益例如为了遵守制度,人必须克制自己的欲望所以进化主义与人本主义之间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在我们常说的自由、平等、博爱、真、善、美、仁、义、礼、智、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当中,真、美、自由都是人的利益的直接体现,属于个人主义的人生观,博爱、善、仁、平等、诚信、友善、和谐是人本主义的道德观,公正、民主属于人本主义的伦理观,智、信、爱国、敬业是实现主体利益的手段,属于进化主义人生观,富强、文明、法治属于进化主义的伦理观


七、从中文房间实验看认识方法

“中文房间”思想实验最早由美国哲学家约翰·塞尔(John Searle)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这个实验要求你想象一位只会说英语的人身处一个房间之中,他随身带着一本写有中文翻译程序的书。房间里还有足够的稿纸、铅笔和橱柜。写着中文的纸片通过小窗口被送入房间中。房间中的人可以使用他的书来翻译这些文字并用中文回复。虽然他完全不会中文,通过这个过程,房间里的人可以让任何房间外的人以为他会说流利的中文。

机器可以有思想吗?这是一个老的问题。图灵设计了一个“图灵测试”,如果机器通过了这个测试,我们就应当承认它有思想。图灵测试是这样的:把一个等待测试的计算机和一个思维正常的人分别关在两间屋子里,然后让你提问题,你通过分析机器和人的回答来想办法区分哪一个是机器,哪一个是人。如果你无法区分,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就证明这台机器和人一样具有思想。塞尔创造了“中文房间”思想实验来反驳电脑和其他人工智能能够真正思考的观点。房间里的人不会说中文但他可以让人以为他能流利地说中文。电脑无法真正理解接收到的信息,但它们可以运行一个程序,给出一个智能的印象。

什么是“思考”?“理解”是什么意思?对于电脑中的知识,电脑到底理解还是不理解。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了解知识的本质是什么?人类知识的最终来源是什么?科学的认识方法是什么?这些问题是哲学认识论的基本问题。

其实,要回答这些问题并不难。要想知道人类的知识从哪来,应该先想想人从哪来。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所以人类的认识一定是从动物的认识发展而来的。那么动物是怎样认识世界的呢?动物的所有认识都来自于条件反射,所以人类几乎所有的认识也来自条件反射,与动物的条件反射产生的过程没有任何本质差别。

巴甫洛夫用铃声训练狗的时候,铃声与食物同时出现是一种新环境,这种新环境使狗建立一种新的神经联系,这种新的神经联系使狗产生条件反射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即使没有看到食物也一样当一种新建立的条件反射能给狗带来好处的时候,它就成为狗的知识。狗真的理解这个知识吗?它完全不知道铃声背后的故事,不知道巴甫洛夫想通过这个实验说明什么,但铃声引起的联想已经成为了狗的一种知识。对人来说,建立一种有益的条件反射就是增加了一种知识,对狗来说,增加一种知识,就是增加了一种性状。铃声与食物的联系就是狗对世界的解释。

比较低级的生物只能建立简单的条件反射,比较高级的生物能建立复杂的条件反射,即多个现象与利益变化的联系。如果生物观察到自身利益的变化不是与现象a同时出现,而是与现象a+b同时出现,那么在这个生物的神经系统中,a+b就会与这个生物的自身利益的变化建立联系。这就是最早的分析

例如,a是铃声,b是饲养员,只有当铃声和饲养员同时出现时才有食物;如果只有铃声,没有饲养员(铃声可能来自游客),就没有食物,那么在这个生物的神经系统中,a+b就会与食物建立联系,用a+b代替a。如果生物继续观察到食物不是总与a+b同时出现,而是总与现象a+b+c同时出现,那么a+b+c就会与食物建立联系。这就叫进一步分析。归纳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分析是建立复杂的条件反射的过程。

刚出生的小孩没有任何概念和知识,但他会慢慢地学习知识,这个学习的过程就是逐渐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例如学习用筷子,做对了就受表扬,做错了就挨打,这个过程与训练狗的过程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就是对联想进行强化的过程。的条件反射产生新的联想,这些联想把一些新的刺激(包括形象和语言文字等)与人的行为决策联系起来,就像狗把铃声与分泌唾液联系起来一样。把除草和丰收联系起来,这样的联想产生了真理和科学技术。人类复杂的决策、判断、理论推导和社会实践似乎与条件反射没有相似之处,其实,所有这些都只不过是复杂的条件反射。

人的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说法没有说出认识的本质。手机在镜子里的反映和在人眼睛里的反映是完全不同的。人看到手机后能产生联想和行为,能拿起手机操作,而镜子的反映不会引起任何联想和操作。维特根斯坦说:“意义即使用。”

所谓理解主要指产生联想。当你离一幅画太近的时候,往往看不懂它画的是什么,离远了就容易了解它的含义了。因为离近了,看到的内容无法让你产生联想。有时我们一听到某个词,马上会点头:“听说过。”其实并不一定完全了解其准确的意思。比如即使你不知道生命的定义,你也能理解什么是生命,因为你可以把这个名词同很多事物联系起来。联想越多,理解越深。一般人们所说的不理解或不懂都是指不能产生联想。看过的书每看一遍都有新的理解主要是指每次产生新的联想。

中文房间中的人只能通过查资料回答问题早晚会露馅,他不可能正确回答所有问题。只有长期实际运用中文之后,才能建立正确的复杂联想,真正理解中文。所以这个思想实验并没有击溃图灵测试,真理解还是假理解可以通过图灵测试测出来。在中文房间中的人如果真能通过查资料回答所有中文问题,我们就可以认为他真的懂中文了。

知乎网上有个评论讲得很中文屋说明的事情不过是:并没法保证任何看起来聪明灵活的对象(可以是机器也可以是人类)100%有意识。我完全可以用中文屋的逻辑怀疑任何人并没有思考能力,因为没有任何生理学的证据表明他的神经活动不是把现成的反应机械地检索出来而已,只是这些反应恰好都对应了合理的对答。任何人如果继续质疑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没有意识,那么他也有完全同样强度的理由质疑测试中的人类(对照组)没有意识。如果他决定忽略后者的可能性,那么这一结论也同样支持他忽略前者的可能性。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图灵测试的有效性都不减少。丹尼尔·丹尼特的论述从另一个角度达到了同样的效果:如果行为表现不能用来检验意识,你怎么保证现实中的其他人不是自然演化出来的僵尸呢?傅铁强中文房间思想实验是什么?它是否成功地否决了图灵测试的有效性?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447528/answer/237092278
   总之,理解就是联想,联想来自条件反射,建立条件反射的目的是实用。人工智能的学习以神经网络程序的基因算法为基础,这种学习的过程与生物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基本相同。联想是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当机器能通过条件反射和联想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机器理解了知识。

知识的本质是改造世界的能力,当AlphaGo战胜人的时候,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它有知识,它都具有了一种超过人的改造世界的能力。关于机器是否有知识,是否理解知识等问题都是多余的,是人在和自己较劲,或者说是一种经院主义的问题。不管人能不能想明白,机器都会超过人,并主宰未来的世界。


八、从量子力学悖论看矛盾的统一

薛定锷的猫是量子力学领域的一个著名悖论:一只猫、一些放射性元素和一瓶毒气一起被封闭在一个盒子里。在一个小时内,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几率为50%。如果衰变,那么一个连接在盖革计数器上的锤子就会被触发,并打碎瓶子,释放毒气杀死猫。因为这件事会否发生的概率相等,薛定锷认为在盒子被打开前,盒子中的猫被认为是既死又活的。

我们一般会认为,在没有人观察的时候,薛定谔的箱子里的粒子要么衰变了,要么没有衰变——二者必居其一。但是这不符合量子力学的要求如果二者必居其一,量子力学就无法解释双缝干涉实验,无法解释粒子的波粒二相性。量子力学认为箱子里的粒子处于“衰变”和“没有衰变”这两种状态的“叠加状态”。

我们无法理解量子力学意味着它不能满足逻辑统一性标准。好在这个标准不是真理的根本标准,而是一个替代标准。真理的根本标准是实用,理论的作用是提高人的实践能力,当量子力学的公式能够帮人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真的。

真理的替代标准包括预见性标准、简单性标准、稳定性标准和逻辑统一标准。量子力学能够准确预言很多实验结果说明它满足预见性标准,能用简单的公式表示说明它满足简单性标准,能长期经受实践考验说明它满足稳定性标准。所以在五个真理标准中,量子力学满足四个,只有一个不满足,而且我们找不到比量子力学更好的理论。所以不管我们理解不理解,我们都不得不接受量子力学,无法理解的问题只能用其他方法解决。

在科学的历史上,除了量子力学之外还有很多理论曾经无法让人理解,多数后来都理解了。无法理解就是矛盾的对立状态,理解了就是矛盾的统一,矛盾的统一都是通过某些具体途径实现的。什么是矛盾统一的具体途径呢?例如,十字路口东西走的时候,南北就不能走,这是一对矛盾,不能统一,不能东西南北同时走。但如果修个立交桥这对矛盾就统一了,立交桥就是实现矛盾统一的具体途径。过去人们没见过立交桥,所以你对他说东西南北可以同时走,他就会认为不可能。人的想象力可以随着人的智力和实践而发展,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想象力,就很难找到这些具体途径。现在我们无法理解量子力学的矛盾,很可能是因为我们现在还缺乏想象力。爱因斯坦认为,量子随机就像物理学中其他所有类型的随机一样,是背后一些更加深刻过程的结果。

构建这些深刻过程的假说不是完全没有,人们已经提出了很多可能性,只是还都不够成熟。例如,量子特性是以概率为基础的,概率是对事实的抽象描述,概率与事实有本质的差别。打靶时弹着点在靶上的分布可以用概率来描述,但某一枪打到靶上之后,它在这个位置的概率必然是百分之百,在其他位置的概率都是零,即坍缩了。微观粒子的运动无法细致观察,只能用概率描述,所以我们无法知道微观粒子的运动和属性会坍缩成什么样。由于宏观事物的坍缩可以被观察,因此所有的宏观事物都没有量子特性。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观测手段足够精细,那么量子猫的矛盾也许就不存在了。

波和粒子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量子力学告诉我们物质具有波粒二相性,这让我们很难理解,但驻波也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驻波首先是一种波,但固定不动,很像一个球,球就是粒子。驻波能表现出粒子性,从一列普通的波变为粒子的条件是波的相位变化,只要相位合适,波就能变成粒子,相位稍有变化,粒子就消失了。正反粒子可能就是这样湮灭的,一个电子可以同时通过两个缝隙,就是因为电子本身就是波。

上面关于驻波和概率的解释是解决量子力学矛盾的具体途径,这些途径都是试探性的,科学家们还提出过很多其他试探性理论,哪种试探能够成功还没有定论。

客观事物是具体的,理论是抽象的,所以理论与事实之间永远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当理论能够成功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忽略这个差别,觉得理论与实际完全吻合了,其实这只是一种错觉。

公式是抽象理论的组成部分,公式能描述现实,但公式变形后能描述另一个现实吗?量子的叠加态和纠缠态都是公式推导之后的结果,公式推导的过程没有问题吗?公式推导没有条件限制吗?牛顿力学的公式被无数人使用和推导过,都没有发现问题,但这并不能说明它真的没有问题。

所有的理论都是人造的假说,既然是假说,就不是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假的面目。假说经过检验我们认为它可以变成真理,但问题是真理将来有可能被推翻,即真理仍然不真,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真理都是假的。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可以被描述,但描述的道不是其本来面目。所以我们可以假设所谓死猫与活猫的叠加态在现实中并不是真实的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有人把微观粒子的非决定性与意识的非决定性混为一谈。例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哲学家克里斯蒂安·利斯特(Christian List)说,“如果某个层次是决定论的,那么在更高和更低层次都完全可以是非决定论的。”

人有自由意志,因为人是复杂系统,蛋白质的分子量极大,结构和功能极其复杂,人的器官和神经系统更复杂,科学家不知道大脑是怎样工作的,所以我们只能承认大脑有自由意志。但是微观粒子是简单系统,承认简单系统具有自由意志完全是背叛科学精神。不管解决量子力学悖论的任务有多难,我们都不能承认简单系统是自由的。随着科学的进步,生物和人的非决定性也会逐渐消除。我们对于生物和人的了解越来越多,很多过去认为是活的、自由的东西已经逐渐变成了死的东西。当我们能准确描述大脑的工作过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人是机器”了。


九、从囚徒困境看责权利关系

所谓囚徒困境是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罪犯是一伙的,被抓住以后关在两个牢房里,不能串供。每个囚犯都可以采用两种策略:招供或不招供。警察告诉他们:如果招供,就判一年徒刑,如果不招,被查明罪行属实,就判三年徒刑。但实际上还存在一种可能,就是查无实据,立即释放。于是两个囚犯的选择可以构成四种组合:


甲招

甲不招

乙招

1,1

3,1

乙不招

1,3

0,0

表中每一格的两个数字对应该策略组合下两个囚徒的支付(效用)。对于甲来说,如果招供,肯定判1年;如果不招,有可能立即释放,也有可能判3年,这取决于乙,但乙会不会招供呢?不知道。甲不招供,好处大,但风险也大于是甲会想“如果我不招,你招了,那我判3年,你判1年,你得好处,让我倒霉,那不行。”所以甲这样比较之后,选择招供,乙也是一样。

作为旁观者,我们看这四种支付,会认为都不招对他们是最好的,但他们却不会选择这种结果。囚徒博弈选择不到最好的结果,即达不到帕累托最优个人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由囚徒之间的组织关系决定的两个人之间没有义务关系,如果你害了我,我不能把你怎么样;我害了你,你也不能把我怎么样,于是造成这个系统的功能很差。义务关系决定组织效率

当一群难民面对一伙强盗的时候,难民人数再多,也会四散奔逃。如果难民团结有可能战胜强盗,为什么不抵抗呢?原因是没有自信,而强盗很自信,他们相信自己的组织效率很高。难民没有自信一般是基于过去的经验,有人曾经抵抗,但其他人袖手旁观,于是抵抗必死。强盗在战斗中总是团结一致,于是无往不胜。这两种不同的行为是两种博弈的结果。在难民这个系统中人与人之间没有义务关系,见死不救不会承担任何责任。而强盗之间有义务关系,如果见死不救,就会被老大追究责任。

增进人的利益需要复杂系统,主要是需要社会组织,没有组织的人群效率很低。1900年北京十万义和团攻不下四百人防守的外国公使馆,历史上很多农民起义只能起破坏作用。有时候人民群众当中可以爆发出巨大的正能量,但前提是问题简单,是非分明。组织效率的提高需要社会组织的进化,首先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主要是明确的责权利关系,或叫游戏规则,其次需要先进的世界观、社会理论和社会政策,第三需要英雄人物的智慧。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科学家经常在历史上起关键作用。

人民群众中多数人是普通人,知识、能力和修养有限,非理性的思想和情绪很容易大面积爆发,离开社会组织的约束,这些人有可能形成极大的破坏力,包括打砸抢和大屠杀。同时多数人都有推动社会进步的良好愿望和无限热情,群氓中可能蕴藏着巨大的智慧,但离开了科学的组织方式,这些智慧就很难发挥正面作用。马克思把阶级当成行为主体,导致了严重的错误。这些理论错误导致了文革和苏联肃反等巨大错误

很多统治者面对数量庞大的俘虏、持不同政见者或异族被统治者,总是难免疑虑和恐惧,于是以大屠杀的方式消除隐患。这样做不仅残忍,而且没有必要,效果适得其反。满族以汉族几十分之一的人口维持了二百多年的政权。西方殖民者以极少的军队在印度和东南亚维持了数百年的统治。中国历代皇帝都不允许朝廷中的党派存在。任何人结党都被扣上结党营私的帽子。只要没有反抗组织,就很容易统治。在民主制度建立之前,暴力是建立政权的唯一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暴力有一定的正义性。但大屠杀在任何时候都是反动和愚蠢的行为。

达到帕雷托最优的关键是让组织成员承担义务,那么怎么才能让组织成员承担义务呢?需要激励手段,即惩,奖励是交换和劝导,惩罚是强迫和威胁。在良好的激励制度下,人们会以他人的利益为自己的行为动机。合作互助会得到鼓励,损人利己会受到惩罚。

怎样才能建立激励制度呢?惩罚是强迫和威胁,谁都不愿意被强迫和威胁,所以激励制度的建立和执行需要权力保证。难民之中建立不起激励制度,因为没有权力关系。形成权力关系是组织的基础,而且是最主要的基础。

定理:正确的责、权、利关系是提高组织效率的关键,权力关系是建立责任和利益关系的基本保障。

马克思主义总是过于重视人的阶级属性,把工人阶级当作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力,而不重视组织关系对人的决定作用。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主要依靠的是农民,农民组织起来就能成为革命的主力军,而没有组织的工人对革命不会有很大作用。

我们经常用鄙视的语气谈论争权夺利,其实,争权是使组织高效的前提,是政治的核心内容。争夺权力需要暴力,所以军事是政治的延伸

难民都不争权,人人平等,但他们无法维护自己的利益。让中国走向富强的不是雷锋或鲁迅,而是毛泽东,亚非拉的贫困国家最需要的不是阿尔贝特·施韦泽那样的慈善家,而是象圣雄·甘地那样的政治家。

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分析国际形势时经常把民族性格当成一个主要原因,这些人都不懂得社会组织的道理。韩非子和马基雅维利懂得这个道理,因此他们的理论成为政治学的核心理论。虽然马基雅维利有很多荒谬的言论,但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对他高度赞赏。


十、从缸中大脑看意识的主客观性

“缸中大脑”思想实验是这样的:想象一个疯狂的科学家把你的大脑从你体内取出,放在某中生命维持液体当中,然后将大脑和一台计算机连接起来,这台计算机有能力模仿你的生活体验。如果这确实可能,那么你怎样区分你周围的世界是真实的还是模拟的。

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人只能去客观地认识它,而不能去主观地设想它的样子。那么,客观世界是什么样呢?过去人们相信物质不灭,后来发现正反粒子可以湮灭;科学家说宇宙来自一次大爆炸,但有人说宇宙曾有过多次大爆炸;有人相信人性本善,但总有人发动战争,热衷于杀人。量子力学告诉我们,无法在时空上追踪量子对象,所以量子对象是不可能被完全认识的。

那么,客观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呢?唯物主义者说,现在还不能准确地描述,认识要不断发展。这叫永远的明天。常宝华说过一个相声,他说:“我请你吃饭。”报了一大堆菜名。“什么时候吃呢?”“明天,明天,永远的明天!”

以后还会出现很多关于世界的说法。唯物主义现在所能展示给我们的客观世界只不过是现在的主观认识,而真正的客观世界对于现实的人们来说是不可能完全认识的。想认识真正的客观世界,必须等到永远的明天。那么我们应该等候明天,还是应该活在当下呢?

唯物主义对人的益处在于,人相信世界客观存在,可以解释经验的异己性的来源,会持严谨的态度,不断积极探索、追求,为人类谋取更大利益。所以,唯物主义这种信仰来自于人的利益。离开人的利益,唯物主义就没有意义了。如果另外一种信仰也能产生同样的益处,那么唯物主义就没有优势了。缸中大脑思想实验似乎是对科学的毁灭性批判,其实这只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再一次验证了笛卡尔和休谟等人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而已。真正具有毁灭性的是主观唯心主义对唯主义的批判从唯物主义出发必然推论出主观唯心主义的结论。

为什么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呢?因为如来佛手上写了四个字:主观世界。佛教认为万法尽在内心。不光是孙悟空,所有的人,不管你是何方神圣,你所想的和所说的内容都完全属于你自己的主观世界,主观世界以外的东西必须先成为主观世界中的内容然后才会影响你的决策。这些都是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但另一方面,从主观唯心主义出发又必然推论出唯物主义的结论。主观唯心主义不承认客观世界是先验的存在,认为必须从意识出发。但从意识出发同样可以确认感觉的客观性,客观性来自于意识之间逻辑统一的需要。当你撞墙的时候,如果你不承认自己撞墙的感觉,对自己说,我就是没撞墙,那么你继续往前走,会重新得到撞墙的感觉。观念和情绪可以随意改变,但经验不能随意改变,因为它与人的利益有特定的关系。

缸中大脑接收计算机模拟的生活体验,这些感觉经验可能短时间内会被大脑当成真实的生活体验,但时间长了必然会发现问题。首先,现在还没有一种技术能完全真实地模仿真实环境,三维地图或游戏动画都可以明显看出与事实的差异。其次,即使对环境的仿真很逼真,对人的应答的仿真也不可能逼真。人有丰富的思想,每个人有不同的性格,计算机不可能真实模仿每个不同人的语言和行为。第三,真实的大脑可以支配四肢,到处走动,可以写字画画,制作各种产品,可以创新和改造世界。计算机能模仿一些行为,但无法模仿这些行为过程的细致的感受和结果,缸中大脑会感觉自己像个残疾人。第四,仿真技术总有不合逻辑的内容出现,虚拟的场景可以瞬间更换,可以从中国到美国,从地球到宇宙随意穿插,或突然消失,这都是真实场景不可能出现的。真实的客观世界有特定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一种异己性。主观唯心主义永远无法抹杀这种客观的异己性。

既然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有错误,那么正确的理论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辩证二元主义,是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辩证统一。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也承认物质与意识之间有辩证关系,但不承认意识对物质的作用是决定作用,说成是反作用,但马克思又说不清到底什么叫反作用。所以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不彻底的理论。

我们生活在客观世界里,同时也是生活在主观世界里。世界能以概率的方式存在,交往以信任为基础,经济运行以信用为基础,概率、信任和信用都是主观事物。正因为我们生活在主观的预测的世界里,所以总是杞人忧天因为我们生活在类的世界里类是主观抽象的产物,所以总是以偏概全同时,又经常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可以认识那些无法观察的东西。


社会职务

活动动态

研究领域

内燃机学,着火理论,系统论

生命哲学,广义进化论,未来学

社会组织学,伦理学,哲学



《太极进化主义》总目录

上卷

序言

总论

第一篇 结构主义系统论和辩证逻辑

第二篇 幸存主义生命哲学

第三篇 广义进化的历史观

第四篇 宇宙主义未来学

下卷

第五篇 社会组织学

第六篇 元伦理学

第七篇 实践经验主义认识论

第八篇 辩证二元主义本体论



《太极进化主义》序言


1 从汪国真说起

有一天我偶然看到一篇文章《九十年代的汪国真迷思:幻灭背后是励志》,让我感到很震撼。作者唐山是北京晨报副刊部主任。文章很朴实,记录了一个九十年代大学生的思想历程,很有代表性。2015汪国真去世,引来一批人到中年之辈回忆与怀念起自己的青春时光,并将那段岁月打上纯真的烙印。汪国真火热于1990年代,唐山认为“与其说那个时代的青年更纯真,毋宁说没有不纯真的资格,那一代人不能堂堂正正地去认识自我,必须披上爱情的伪装。”(唐山. 九十年代的汪国真迷思:幻灭背后是励志. 凤凰网/凤凰文化/洞见, http://culture.ifeng.com/insight/special/wangguozhen2/#_www_dt2 2015.4.28 第149期

我们现在需要分析一下,九十年代的人为什么要躲在爱情背后去认识自我?因为九十年代是社会价值观断裂的时代。6·4”风波之后,传统的价值观被青年人抛弃,社会与政府尖锐对立。青年人没有了信仰,曾经被相信的东西都不可信了,没有了世界观和价值观,人们变得异常空虚。这时汪国真、席慕容、古龙、金庸等人的作品就成了填补空白的精神食粮。流行的诗与流行歌曲一样抒发了人们的思想感情,代表一个时代的社会思潮。

艺术很容易吸引人,可以给人很多启发。但艺术无法代替哲学,人们需要的东西很多,艺术能给予的启发太少,必须有哲学为人们提供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在传统价值观被抛弃的年代,人们穷得只剩下诗和歌了。唐山说:尊严、人格、自由、爱之类,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后天习得,可我们这一代人只能在暗中摸索,只能无师自通。”(同上)为什么那时只能无师自通呢?那时也有思想教育,但年轻人都嗤之以鼻。

无师自通当然好,但很多人没有足够的智慧,不少人会误入歧途。这不仅导致炫富,还有党风败坏、官员腐化、不正当竞争和社会治安的恶化。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反腐形势严峻,根源就是九十年代后遗症。

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唐山说:“上学时,从来没人告诉过我们应该为自己而奋斗,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并非国家、民族的栋梁,养活自己才是王道,那时,真是觉得整个世界都已坍塌,心中顿觉无限悲凉。” (同上)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养活自己,三四十年代的人生活更艰苦,需要更多的汗水养活自己,但那时很多人仍然相信自己是民族的栋梁,因为他们有坚定的信仰。信仰可以变成强大的动力,可以让人创造奇迹。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伟人,但是当人有了坚定的信仰时,就会感到身上充满力量。当一个人能融入一个洪流,为一项伟大事业添砖加瓦时,他就有一种归属感,荣誉感和成就感,就不再觉得空虚了。

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在事业处于高峰时突然出家,让人再一次意识到金钱和荣誉并不能使人满足。名人和富豪出家或自杀并不罕见,在一般人看来,他们什么都有了,但其实,他们往往会在成功之后迷失自己。迷失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信仰。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世界上信教的人数仍然远远超过不信教的人数,由此可见信仰对人的重要程度。

与普通人一样,所有的伟人和社会精英也都需要信仰。所有的伟大事业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有人的行为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伟人和社会精英的信仰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向,毛泽东信仰马克思主义,于是带领中国走向独立、富强,同时也走了一些弯路。希特勒信仰德意志的种族优越性,于是屠杀犹太人。

共产党的历史上有很多悲剧,其中最惨痛的悲剧不是源于领导人的个人素质或内外条件的限制,而是源于理论的错误。海德格尔和德国人民相信希特勒,这样的错误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理论的错误。从古至今,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程度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最终都取决于理论的发展水平,理论不仅指自然科学理论,也指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

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在二战中屠杀平民,二战以后,人的权利好像能得到真正的维护了。但大屠杀还在继续,1965年至1967年,印度尼西亚镇压共产党,杀害了50多万无辜者,其中有30万华人;1975年至1979年波尔布特执政期间,造成柬埔寨170多万人死于非命;1994年卢旺达胡图族民兵屠杀图西族和温和派的胡图族人,短短3个多月就有80多万人死亡。很多科学家担心当代技术的进步将使人类毁灭。

解决这些问题只用军事和政治的手段显然是不够的。经济手段很重要,但富裕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中东靠石油暴富之后,又因为混战而贫穷。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好像要进入天堂了,但与此同时,国际恐怖主义却愈演愈烈,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的恐怖手段与今天的高度文明形成强烈反差。这正暴露了当代文明的致命缺陷,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代替哲学理论。国际恐怖组织ISIS和奥姆真理教的很多核心成员是高级知识分子。没有哲学理论提供的科学信仰,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可能是一种畸形的发展,随时会走火入魔

很多人认为文化是根本问题,但文化包含很多内容,作诗、唱歌显然不是主要的解决方案。最重要的文化是哲学,要用先进的哲学武装人,用高尚的思想塑造人。用什么样的高尚思想塑造人呢?有人主张回到孔子,有人怀念雷锋精神,西方人始终把劝人向善的希望寄托于宗教,但正是宗教带来了“9·11”的悲剧和ISIS的暴行。信教不一定是坏事,但宗教不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人在剧烈疼痛的时候需要止痛片暂时缓解症状,但止痛片不能治病。宗教就像止痛片,能给人的心灵带来一些安慰,所以人类需要宗教,但要解决社会问题只能依靠科学。

现在中国政府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是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和人们应有的道德规范,是高大上的正能量。但过去的曲折历史让人们对这些内容有很强的逆反心理,而曲折的历史来自理论的缺陷。这些理想的目标和道德规范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冲突,这时谁应该服从谁呢?个人的自由与国家利益、他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呢?一味强调社会利益,忽视个人利益,反对个人主义,只能让悲剧重演,极端个人主义更加泛滥。正确的答案应该是个人主义、人本主义和进化主义并行的价值观。必须建立一种新的,能被大家普遍接受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体系。

正确的理论能制止暴行吗?维和部队做不到的事情,一介书生能做到吗?现在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不能自圆其说,于是人们无法确立坚定的科学信仰。由于没有坚定的科学信仰,于是各种邪教和奇怪的社会理论就大行其道。这些邪教和理论当中有很多不科学和反科学的成分,于是反人道的思想和行为就很容易披上合理的外衣。所以避免悲剧重演,制止暴行,最终依靠的是科学的信仰。社会进步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但理论的完善化是一个必要条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最终必须依靠科学的能自圆其说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体系。

2 哲学有什么用

哲学是什么?哲学有什么用?很多国内外大学哲学系的招生广告都说,学哲学的目的是让人增长智慧。其实,增长智慧并不是哲学的主要作用,要增长智慧,看一些脑筋急转弯可能更有效。

首先,哲学是一种理论,理论的作用是给人提供一双看世界的慧眼。理论是抽象的虚的东西,我们既要务实,也要务虚。如果只知道实干,那么实干有可能变成傻干和白干,甚至还不如白干。其次,哲学是最抽象的理论,内涵最少,外延最大。客观世界无奇不有、千变万化,如果理论的外延很小,那么我们要应对各种变化,就需要很多理论。人的阅读、理解和记忆的能力有限,无法接受汗牛充栋的理论。如果理论的外延很大,我们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哲学能用最简明的语言阐述世界的存在和规律,让人看得更深、更广。由此派生出哲学的其他作用:提供理性的信仰,解决大是大非的问题,提供最根本的价值标准、真理的最终标准和整体的世界观,为科学提供基础,以便让科学自圆其说。

很多哲学问题至今没有找到准确的答案,但不能说哲学问题是永远都不可能有答案的问题。没有答案的问题有很多,例如古代的谜案,神学问题,UFO的问题,和其他很多神秘现象,但这些都不属于哲学问题。相反,哲学问题是可以有答案的。例如真理标准的问题,随着科技哲学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很多共识。

理论会有错误,会把人引入歧途,甚至酿成灾难,但我们不可能完全抛弃理论,不可能放弃完善理论的努力。半信半疑,务实与务虚的对立统一是对待理论的科学态度。

生活中遇到各种痛苦难题,我们都求助于科学,但科学家发现他们必须求助于哲学,否则科学理论就不能自圆其说。科学当中重要的结论叫定理,但怎么证明各种结论和定理的正确性呢?很多定理似乎明明是对的,但后来被推翻了。比如,过直线外一点做平行线,欧氏几何说只有一条,非欧几何说有无数条原来大家认为物质不灭,后来发现正反粒子可以湮灭原来认为粒子是实实在在的,后来量子力学说粒子的出现是一种概率。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理论将来都会被推翻,有没有不变的真理,到底什么是真理,怎样证明真理?这些问题科学家都要向哲学家求教。

什么样的理论能给人提供信仰呢?所有的哲学理论和宗教理论都能给人提供信仰,但如果一种理论不彻底,本身不能自圆其说,自相矛盾,别人就可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那么这种理论就很难被人接受。当代人之所以失去信仰,是因为现存的所有哲学和宗教理论都不能自圆其说。信仰包括两类:理性信仰和非理性信仰。各种宗教都是非理性信仰,理性信仰又叫世俗信仰,多数政党的信仰都是理性信仰。每一个政党的信仰各不相同,还有很多个人也有自己独特的信仰。但这些信仰当中多数都不成体系,凌乱、粗浅,自相矛盾,因此指导实践的能力比较差,信众不多。马克思主义和民主主义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两种世俗信仰。政治信仰和哲学信仰是信仰的核心内容,政治信仰又要以哲学为依据,离开哲学,政治理论就不能自圆其说。

文艺复兴运动使科学战胜了宗教,科学摧毁了宗教的一切理论基础,但后来科学也屡屡出现危机。哲学是科学的一部分,为科学提供基础,哲学总是不能自圆其说,于是宗教总能拥有众多信徒。好的哲学理论要能够自圆其说,能消除化解各种逻辑矛盾,这样的哲学才能给人提供坚定的信仰。

古代的中西哲学包含很多智慧,但今天看来都很粗糙。文艺复兴以后的近现代西方哲学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体系,马克思主义也是西方现代哲学的一部分。但所有的这些哲学理论都有很多致命的缺陷,有很多基本问题长期无法解决,也就无法自圆其说。现在马克思主义受到众多批判,西方当代哲学也是半斤八两。欧美当代哲学与其说是繁荣,不如说是繁乱,没有一个真正完整的理论,贫穷得只剩下后现代主义了。后现代主义没有明确的体系,破坏多,建设少。虽然也有很多学术成果,但与近现代哲学成果比起来相差悬殊,与后现代科学的发展相比更有天壤之别。国际符号学学会(IASS)副会长李幼蒸在《胡塞尔著作集·总序》中说:“二战之后的哲学潮流每况愈下。”列维纳斯和德里达干脆宣布:哲学已死。

哲学当然不会死,只是哲学家们没有找到出路而已。多数西方当代哲学家热衷于研究语言哲学和逻辑哲学,同时有意无意地回避那些哲学的基本问题。结果使得西方人的信仰只能依赖宗教,哲学至今无法取代宗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文艺复兴运动已经打倒了宗教,尼采早就宣布:“上帝已死”,但今天的哲学家却让宗教复辟,这完全是哲学的无能和理性的倒退。我们的时代什么都不缺,但是缺少思想家。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列为2010年第37位大思想家的马丁·沃尔夫说:2010年列出的知识分子相比于19世纪可能列出的类似名单要逊色得多。(我们的时代什么都不缺,但是缺少思想家.史书建的博客,转载自环球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462e460100os5p.html)

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飞速发展,如果让一个生活在一百年前的人评价今天的世界,他会认为这完全是天堂,过去占满几间屋子的计算机比不上现在的手机。与此同时,在有些观念上,现代社会却非常原始。例如,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是生命,不能确定我们为什么活着,宇宙是在进化,还是在退化?世界到底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社会道德标准应该是自私还是无私?

每个时代都对哲学理论的发展寄予厚望,但与自然科学相比,哲学一直像老牛拉破车。现在大家都见怪不怪了,似乎哲学就应该这样。太极进化主义是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将彻底改变哲学和基础社会科学发展的现状,解答一系列长期困扰人类的难题后现代主义只能属于20世纪,太极进化主义是21世纪的哲学。

3 太极进化主义的研究内容

太极进化主义理论包括方法论、世界观和哲学。我们经常说要改变观念,社会生活中的很多重要观念来自于方法论、世界观和哲学。方法论包括数学、几何、系统学和逻辑学,太极进化主义的方法论只研究结构主义系统论和辩证逻辑,这两部分是现在方法论研究的薄弱环节。本书提出的结构主义系统论把结构和反馈作为核心概念,并作为解决众多系统学问题、世界观问题和哲学问题的钥匙。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把大家都整晕了,辩证逻辑似乎很难,其实是一层窗户纸

太极进化主义世界观包括幸存主义生命哲学、广义进化的历史观、宇宙主义未来学和社会组织学。其中,广义进化的历史观又可以称为历史哲学,它和生命哲学都属于具体哲学或叫应用哲学。生命的本质是复杂结构的幸存,生物复杂结构的自复制是破解生命之谜的关键。如果我们想回答这样一些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会到哪里去?那么我们就需要求助于广义进化理论。广义进化的历史观认为文化基因的遗传是文明进步的关键,与生物基因的遗传有很多类似的规律。本书还提出了四个新的自然选择原理,破解了人类起源之谜,认为人是以获得性性状的遗传为主要生存手段的动物世界的进化分为四个阶段:非生物进化阶段,生物进化阶段,人类社会进化阶段和人工智能进化阶段。宇宙主义未来学主要研究人工智能与人类进化的关系,如何看待机器人灭绝人类的可能性。未来学既是元伦理学的基础,又是元伦理学的应用。组织进化是人类社会进化的主要方式,所以组织学与广义进化的历史观有密切联系。社会组织学研究组织形成和演变的规律,这是元伦理学的基础。其中大部分内容属于政治哲学。

太极进化主义哲学包括元伦理学、认识论和本体论。元伦理学又可以称为伦理哲学,它主要研究人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人的行为动机和一切价值的最终标准。价值观包括人生观、道德观和伦理观,太极进化主义的价值观认为价值的最终标准是个人主义、人本主义与进化主义及其辩证组合。太极进化主义认识论是经过改造的经验主义,承认认识的异己性来自客观世界,但客观性的直接来源是认识的稳定性,不是客观世界本身。同时,认识论中还揭示了智能的起源和本质,提出一套完整的真理标准。太极进化主义本体论是辩证二元主义,是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辩证统一。从唯物主义出发必然推出主观唯心主义,从主观唯心主义出发也必然推出唯物主义只有辩证二元主义能真正贯彻实践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原则。

英国《卫报》于2013年列出了当今世界最难解答的20个科学问题。1.宇宙由何组成?2.生命打哪儿来?3.银河存知己?4.我们缘何如此特殊?5.意识是个什么东西? 6.人为何会做梦?7.物质是怎么回事? 8.一个,还是一群宇宙?9.碳排放,放在哪?10.太阳能否给予我们更多?11.质数它怎么了?12.细菌能否彻底被击败?13.计算机的极限在哪?14.治愈癌症可能吗?15.机器人服务于人的时代?16.海底究竟有什么?17.黑洞的真相是什么?18.长生不老行不行?19.人口如何不再是个问题?20.时间穿梭有可能吗?Hayley Birch, Colin Stuart and Mun Keat Looi.The 20 Big Questions in Science. The Guardian /home /science. 1 September 2013.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13/sep/01/20-big-questions-in-science

太极进化主义理论解答了其中的三个问题:2.生命打哪儿来?4.我们缘何如此特殊?15.机器人服务于人的时代?(严格地说是解答了两个半问题,对于人工智能的技术层面的问题只作了简单转述,我主要从广义进化和伦理学的角度讨论人类应该接受还是应该拒绝机器人对人类的统治。)本书还论及了另外两个问题:18.长生不老行不行?19.人口如何不再是个问题?此外,太极进化主义理论还详细解答了其他一些人类长期困惑的问题:世界是在进化,还是退化?世界进化的动力是什么?最神圣的东西是什么?正义的标准是什么?矛盾为什么对立,又如何统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到底谁对?智能是如何起源的?真理的标准是什么?为人处事的最佳策略是什么?等等。

太极进化主义不是各种理论的堆砌,而是相互贯通,环环相扣。在结构主义系统论中有两个最重要的思想:结构决定功能,反馈创造世界。太极就是阴阳,阴阳在本书中代表反馈、互动、循环、矛盾和对立统一等含义。反馈是系统学的核心概念,并贯穿在本书的各个部分当中。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辩证法似乎已被人抛弃,但太极进化主义的本体论是不同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辩证二元主义。人从私利出发,经过斗争与妥协,最终会建立与人为善的道德观念和正义的伦理规范,这叫“负阴而抱阳”。同时,太极进化主义元伦理学认为价值的根本标准不是只有人本主义,还有与其并列的个人主义和进化主义。三者都是价值的最高标准,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由于元伦理学是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基础,所以这些矛盾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

在生命哲学部分揭示了生命的本质是自复制,这种自复制是正反馈,因此自复制是结构主义系统论思想的体现。同时,生命的自复制导致复杂结构的幸存,生命的复杂结构决定生命的复杂功能,这也是结构主义系统论当中结构决定功能思想的体现。生命的本质又与人类社会进化的奥秘相通,理解生命不是最重要的,理解生命的目的是为了理解人和人类文明。文化基因的幸存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奥秘,文化基因幸存的关键原因也是复制,以文字为主的符号的复制使古代和现代的文化能够代代相传。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生存主要依赖获得性性状的遗传,人类文明都是不依赖DNA的获得性性状,这些获得性性状依靠文化基因遗传。这既与生命本质相通,又与系统论思想相通。生物,人类和人工智能是复杂系统进化的三个阶段,进化速度不断加快,而这种加快完全是由遗传物质复制和变异的速度决定的。

另一个贯穿始终的概念是幸存。生物的本质是复杂系统的幸存,幸存是复制的结果,人类文明的本质也是复杂系统的幸存,一切进化都是幸存。我们不能选择自己是否应该出生,生存是一种无奈,进化也是一种无奈,它们都是幸存的结果,不是主体选择的结果。这种无奈就是客观必然性,这种客观必然性确定了元伦理学最基本的原则:个人主义、人本主义和进化主义。这些原则不仅是元伦理学和所有其他伦理学的基础,而且是真理的标准,也是一切哲学和科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未来世界将由人工智能主宰,这是进化的必然结果,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因为进化是幸存的结果,不选择进化,文明就很可能灭亡。

本书对现有理论有很多批判,例如: 现有的哲学体系不科学,信息不是科学概念,热力学第二定理不会导致世界热寂,为还原主义正名,评判各种现有的生命定义,反对地球主义,揭开真与善的面纱,反对极端的自由主义和极端的集体主义,批判现有的正义标准,改造经验主义和传统实用主义,重塑真理标准,反对现象学,反对机械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指出辩证唯物主义的本质,等等。

《太极进化主义》在写作上有四个追求。第一,顶天立地。本体论是天,系统学是地;进化主义是天,个人主义是地。本书占据本体论的高度,同时以系统学的基本概念作为全书的主线。在价值观上将社会的进步与个人利益统一起来。第二,全面深刻。涵盖哲学的关键领域,重建哲学体系,透过广义进化的大视角,破解最艰深的方法论、世界观和哲学难题。第三,深入浅出。语言严谨而通俗,让哲学彻底告别宇宙语。最复杂的事情往往最简单,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第四,体例规范。用自然科学著作的体例写哲学著作,系统化,清晰化,但不用复杂的公式和模型吓唬人。

太极进化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有密切的联系。从理论体系上说,马克思主义和太极进化主义都以哲学理论为龙头,但都不以哲学为主体。马克思主义以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主体,太极进化主义以广义进化理论、未来学和社会组织学为主体,这些与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样都是解释和预测世界发展方向的理论。在哲学理论当中,太极进化主义的元伦理学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太极进化主义的本体论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继承和改造,太极进化主义的辩证逻辑和认识论也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认识论当中吸取了很多营养。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与太极进化主义的系统论研究的题目基本相同。另一方面,太极进化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很多理论上背道而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

太极进化主义的理论基础除了马克思主义之外,主要是现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包括老三论、新三论、广义进化理论、谜米理论、符号学、组织行为学、博弈论、人工智能理论和近现代各种西方哲学、伦理学等理论。

4 说明和致谢

《太极进化主义》的前4篇是在《自组织生命哲学》的基础上经过全面改写而成的。每一节都有大量修改,而且增减了一些章节。后4篇为新作。

书名中的“太极”二字似乎表明它是在继承和发展道家思想,其实不然。道家思想虽然有科学的成分,但非科学和反科学的成分很多,很多观点是自相矛盾的。因此,只能借用道家思想里面某些合理的成分和表达。古汉语很多表达言简意赅,借用过来可以极大地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这种借用往往会偏离原意,借用语言不一定是借用思想。尤其需要说明的是,以太极八卦为依据的古代预测学完全是封建迷信,太极进化主义与这些理论毫无关系。

本书牵涉面广,触及众多敏感和热门话题。要想对所有这些问题都做出全面细致的考察显然非我能力所及,书中观点必然漏洞百出。但在互联网时代新颖性重于完善性,及时出版是为了抛砖引玉。此书最大的作用应该是搭建一个与众对话的平台,要对话必须有明确的题目和基本观点,这样的对话才会有成果。我非常期待读者的批评和讨论。

我曾通过邮件与英国心理学家苏珊·布莱克摩尔女士讨论过谜米理论,这些讨论以及她的学说给我很大启发。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闵家胤研究员曾给我很大帮助,并为拙作《自组织生命哲学》作序。我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哲学系读哲学硕士期间,得到了奉公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我的研究过程中,还得到了很多老师、同事、家人和朋友的指教和帮助。例如,中国科学院任定成教授,清华大学李正风教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哲学系的很多老师和一些同学;还有保定人文学社的吴宗熿老师和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的韩鲁佳院长、黄光群老师、杨增玲老师、刘贤老师、肖卫华老师等很多老师。书中插图由王卓然绘制。有些成果来自于同网友的讨论和启发。我的家人、亲友和老同学一直在为我的工作创造条件,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不可能专心思考和研究。在此我真诚地对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家人和所有关心、鼓励和支持过我的朋友们说声谢谢!我的任何成绩都有你们的功劳!





开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近十年课程数据
  • 1、发动机原理,2019-2020,第二学期,星期二星期五,东校区
  • 2、发动机构造,2018-2019,第一学期,星期二,东校区
  • 3、发动机构造,2018-2019,第一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 4、发动机原理,2017-2018,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三,东校区
  • 5、汽车发动机构造,2017-2018,第一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6、汽车运输企业管理,2017-2018,第一学期,星期二,东校区
  • 7、发动机设计课程设计,2017-2018,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东校区
  • 8、发动机原理,2016-2017,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三,东校区
  • 9、汽车发动机构造,2016-2017,第一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10、汽车运输企业管理,2016-2017,第一学期,星期三,东校区
  • 11、发动机设计课程设计,2016-2017,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东校区
  • 12、发动机原理,2015-2016,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三,东校区
  • 13、汽车发动机构造,2015-2016,第一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14、汽车运输企业管理,2015-2016,第一学期,星期三,东校区
  • 15、发动机设计课程设计,2015-2016,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东校区
  • 16、发动机原理,2014-2015,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三,东校区
  • 17、汽车运输企业管理,2014-2015,第二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 18、汽车发动机构造,2014-2015,第一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19、汽车运输企业管理,2014-2015,第一学期,星期三,东校区
  • 20、发动机设计课程设计,2014-2015,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东校区
  • 21、发动机原理,2013-2014,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三,东校区
  • 22、汽车运输企业管理,2013-2014,第二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 23、汽车发动机构造,2013-2014,第一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24、发动机设计课程设计,2013-2014,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东校区
  • 25、发动机原理,2012-2013,第二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26、发动机原理,2012-2013,第二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 27、汽车运输企业管理,2012-2013,第二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 28、汽车发动机构造,2012-2013,第一学期,星期三星期五,东校区
  • 29、发动机设计课程设计,2012-2013,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东校区
  • 30、汽车运输企业管理,2010-2011,第二学期,星期三,东校区

科研项目

横向项目
  • 1、2023.12.24-2025.12.31,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的人员疲劳检测方法研究
  • 2、2013.06.18-2014.07.01,汽车自适应巡航条件下驾驶员行为特性研究
  • 3、2012.10.23-2013.11.01,汽车驾驶辅助系统评测技术研究

论文

论文题目 刊物名称 收录类别 发表年月 第一作者或全部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排名
Ethics based on Utility and Social Struggle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会议论文集 Volume 311(2019) 段勇 中国农业大学 1
The Effect of Feedback in Therm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WOP in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Research CPCI Vol.23 Issue 2,2020 段勇 中国农业大学 1
Reconsideration of Boltzmann Formula and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WOP in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Research, Vol.14 Part A. (IWMECS 2019) CPCI Vol.14 Part A.March 16-17,2019 段勇 中国农业大学 1
波普尔、鲍德里亚和布莱克摩尔的文化基因说 师哲慧主编.在哲学的田野上--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论文选集 会议论文集 2020 段勇 中国农业大学 1
彻底批判客观唯心主义 师哲慧主编.在哲学的田野上--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论文选集 会议论文集 2020 段勇 中国农业大学 1
生命起源的充分必要条件 师哲慧主编.在哲学的田野上--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论文选集 会议论文集 2020 段勇 中国农业大学 1
波普尔的第三世界和文化基因说 闵家胤主编.社会-文化遗传基因(S-cDNA)学说 会议论文集 2012 段勇 中国农业大学 1
海德格尔与广义进化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10(8)(增刊) 段勇 中国农业大学 1
先秦诸子与广义进化 系统科学学报 核心期刊 2009,17(4) 段勇 中国农业大学 1
反馈创造世界 东北师大学报 核心期刊 2009(12)(增刊) 段勇 中国农业大学 1
信息的定义 东北师大学报 核心期刊 2009(12)(增刊) 段勇 中国农业大学 1
广义进化的定义 系统科学学报 核心期刊 2008,16(4) 段勇 中国农业大学 1
试解达尔文学说的五点争议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核心期刊 2008,10(1) 段勇 中国农业大学 1
广义进化与大系统 东北师大学报 核心期刊 2008(12)(增刊) 段勇 中国农业大学 1
结构决定功能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08(11)(增刊) 段勇 中国农业大学 1
非生物进化与生物进化的统一性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核心期刊 2007,9(2) 段勇 中国农业大学 1
生命的定义和生命起源的充分必要条件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核心期刊 2006,8(4) 段勇 中国农业大学 1

科技成果

软件著作
专利

荣誉及奖励

招生信息

往期招生
报考意向

专业技术职务: 工程师

行政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

学位: 硕士

联系电话: 15611275095

电子邮箱: duany1@163.com

10 访问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