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专家类别
教育经历
个人简介侯玉峰,管理学博士,副教授,大北农教学名师。主要围绕文化、传播、乡村建设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教学方面,主讲本科生、研究生课程4门,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国赛一等奖一项,北京市赛特、一、二、三等奖5项,主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般课题1项,获第四届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科研方面,作为李小云教授团队的主要成员,承担人文横向项目十余项,从文化、传播和社会组织多个维度开展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在《科技日报》(理论版)、农民日报(理论版)、半月谈网等发表文章。受到CCTV2、CCTV12、光明日报(客户端)、中国日报网、新华社(客户端)、中国新闻网、中国农网、第一财经、新京报等媒体平台的报道,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教学科研概况指导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创项目)国家级: 2023.龙家娟、王藤、罗秀宏."新农人"抖音助农的机制分析与路径探讨-基于云南“曲靖老村长”的案例研究 2020. 王洁,王泽恒,陈瑜. 河边扶贫实践中的集体行动研究——基于传播学视角 2019. 石倪彬,瞿宋林. 基于延时摄影技术定量分析鹰嘴豆根系生长特征 2017. 乔晗,于亚青,荆海航.《霾中行走》——雾霾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研究及环境科学普及纪录片创作 2017. 刘冰航,吕思敏,赵珺婕. 城市化进程中公共文化空间的变迁与社区重建——以北京市六郎庄村的“拆迁上楼”为例 2010, 严瑾. 村落公共文化空间的重建——社会变迁研究的影视人类学探索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创项目)北京市级: 2022. 冯玲梅,景雪辰,杨祎. 自媒体视域下的怒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2021. 邸鸥,张雪宣韵,张智秋. 基于抖音的非遗文化纪录片创作和传播 2020. 张怡然,李佳颖,马闯. 基于北京传统民俗人物口述史的系列短视频摄制创新研究 2020. 高士成,徐梦卓. 资源与环境学院一流学科历史与文化的再发掘(与王靖老师合作指导) 2019. 张甜滋,张中楠,郭思宇. 影像纪录老北京人的民俗生活——西北旺五虎棍口述史研究 2014. 李晓璇,谢彤华,段佳珺.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精英及其社会网络研究——以1978-2013年六郎庄村为例 国家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北京市级): 2023.赵晨曦,赵效北,朱伟鸿.“智慧云腿”助力乡村振兴 2022. 龙家娟,赵效北, 吴为,王藤. 世界文化遗产金山岭长城的新媒体传播创新与品牌增值 2021. 赵驰,张怡然,王琳娜,陈瑜,王洁. 河边研学项目创业实践 国家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 2016. 李智能,江琛,李舒勤,卢志林,潘珏君. Mirror Youth Foto摄影工作室 社会职务活动动态研究领域1. 社会人类学:非遗、农遗、民间文化、文化与发展 2. 新闻传播学:影像技术、科普传播、媒介管理 3. 农村发展管理:社会组织、乡村建设 开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近十年课程数据
科研项目
纵向项目
论文
论文科技成果
软件著作
荣誉及奖励
招生信息新闻传播学 方向1: 文化与媒体传播 方向2: 影像与科普传播 农业硕士(农村发展领域) 方向1:乡村治理研究 方向2:乡村振兴实践 方向3:乡村文化研究 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 方向1:社会组织 方向2:乡村建设 方向3:媒介管理 硕士研究生
团队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