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许文涛

营养与健康系(营养与健康研究院)

个人资料

  • 部门: 营养与健康系(营养与健康研究院)
  • 性别:
  • 民族: 汉族
  •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 行政职务:
  • 毕业院校:
  • 学位: 博士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 办公地址:
  • 通讯地址:
  • 邮编:
  • 传真:

专家类别

  • 学术学位导师类型: 博导
  • 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类型: 博导兼硕导
  • 从事学科1: 营养与健康科学
  • 从事学科2: 食品科学与工程
  • 从事专业1: 营养与健康科学
  • 从事专业2: 营养与食品安全
  • 研究方向1: 食品安全;食品营养
  • 研究方向2: 功能核酸组装及新型纳米材料制备
  • 从事专业学位领域名称: 生物与医药

教育经历

  • 2003.09.01-2006.07.01,博士,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
  • 2001.09.01-2003.07.01,硕士,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
  • 1997.09.01-2001.07.01,学士,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

个人简介

许文涛,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农业部神农青年英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以许文涛教授为核心的功能核酸青年科学家创新团队,主要开展功能核酸生物传感、功能核酸精准营养以功能核酸生物安全评价三个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纵向项目12项,横向项目11项,制定相关基因编辑安全检测及评价标准15项,获国家授权专利96项,发表SCI文章300篇,代表性文章10篇见列表。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5项。担任SCI杂志ToxinsMini-Rev Org. Chem.专栏编委和Front. Bioeng. Biotech.编委,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副主任兼技术负责人、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北京食品学会现代营养健康检测专业委员会主任。

教学科研概况

社会职务

1. SCI期刊ToxinMini-Rev Org. Chem.专栏编委SCI期刊Front. Bioeng. Biotech.编委

2.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3.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副主任兼技术负责人

4. 第六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

5. 中华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6. 北京食品学会现代营养健康检测专业委员会主任

7.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核酸适配体交叉技术分会

活动动态

研究领域

1. 功能核酸:筛选裁剪、生物传感、纳米材料及靶向药物 

2. 功能食品:配方开发、作用机制、精准营养及功效评价

3. 生物安全:农业生物技术及合成生物学产品分子特征及安全评价;生物毒素精准检测及精准毒理机制解析

近年代表性论著:

[1] 许文涛功能核酸生物传感器理论篇科学出版社. 2020.05.

[2] Xinyue Lan#, Longjiao Zhu#, Yangzi Zhang, Keren Chen, Jia Wang, Zaihui Du, Shuting Li, Xu Chen, Wentao Xu*. Cavity hairpin ThT-light nucleic acid switches: the construction of label- and enzyme-free sensing and imaging platform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23, 51(8), 3556-3572.

[3] Ziqi Zhou, Xinyue Lan, Longjiao Zhu, Yangzi Zhang, Kehan Chen, Wenqiang Zhang, Wentao Xu*. Portable dual-aptamer microfluidic chip biosensor for Bacillus cereus based on aptamer tailoring and dumbbell-shaped probe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3, 445, 130545.

[4] Keren Chen, Longjiao Zhu, Zaihui Du, Xinyue Lan, Kunlun Huang, Wenqiang Zhang, Wentao Xu*. Docking-aided Rational Tailoring of a Fluorescence- and Affinity-Enhancing Aptamer for a Label-free Ratiometric Malachite Green Point-of-Care Aptasensor,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3, 130798.

[5] Zaihui Du, Longjiao Zhu, Pengfei Wang, Xinyue Lan, Shenghao Lin, and Wentao Xu*. Coordination-Driven One-Step Rapid Self-Assembly Synthesis of Dual-Functional Ag@Pt Nanozyme. Small, 2023, 19(35), 2301048.

[6] Wenping Yang, Longjiao Zhu, Min Yang, Wentao Xu*. Synthesis of Amorphous/Crystalline Hetero-Phase Nanozymes with Peroxidase-Like Activity by Coordination-Driven Self-Assembly for Biosensors. Small, 2022, 19(2): 2204782.

[7] Jingjing Tian, Xiaoyun He, Xinyue Lan, Xingxing Liang, Zhaobin Zhong, Longjiao Zhu, Keren Chen, Qiaoying Chang, Wentao Xu*. One-Pot Controllable Assembly of a Baicalin-Condensed Aptamer Nanodrug for Synergistic Anti-Obesity. Small, 2022, 19(6): 2205933.

[8] Xu Chen#, Xiaoyun He#, Ruxin Gao#, Xinyue Lan, Liye Zhu, Keren Chen, Yazhou Hu, Kunlun Huang, Wentao Xu*. Aptamer-Functionalized Binary-Drug Delivery System for Synergetic Obesity Therapy, ACS Nano, 2021. 16, 1, 1036–1050.

[9] Xu Chen, Keren Chen, Zaihui Du, Huashuo Chu, Longjiao Zhu, Xiaoyun He, Wentao Xu*. Fusion of binary split allosteric aptasensor for the ultra-sensitive and super-rapid detection of malachite green.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2, 425: 127976.

[10] Yang M, Chen X, Zhu L, Lin S, Li C, Li X, Huang K, Xu W. Aptamer-Functionalized DNA-Silver Nanocluster Nanofilm for Visual Detection and Elimination of Bacteria.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1(13): 38647-38655.

     

 欢迎关注“功能核酸”实验室公众号:


开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近十年课程数据
  • 1、食品安全案例热点透视,2025-2026,第一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2、转基因食品概论,2025-2026,第一学期,星期二,东校区
  • 3、转基因食品社会文化伦理透视,2024-2025,第二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4、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A,2024-2025,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三,东校区
  • 5、食品安全的古今与未来,2024-2025,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 6、食品安全案例热点透视,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7、转基因食品概论,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二,东校区
  • 8、转基因食品社会文化伦理透视,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9、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A,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三,东校区
  • 10、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实验,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五,东校区
  • 11、食品安全的古今与未来,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 12、食品安全案例热点透视,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二,东校区
  • 13、转基因食品概论,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二,东校区
  • 14、转基因食品社会文化伦理透视,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15、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A,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三,东校区
  • 16、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实验,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五,东校区
  • 17、食品安全的古今与未来,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 18、食品安全案例热点透视,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二,东校区
  • 19、转基因食品概论,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二,东校区
  • 20、转基因食品社会文化伦理透视,2021-2022,第二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21、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A,2021-2022,第二学期,星期三,东校区
  • 22、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A,2021-2022,第二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 23、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实验,2021-2022,第二学期,星期五,东校区
  • 24、食品安全的古今与未来,2021-2022,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 25、食品安全案例热点透视,2021-2022,第一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 26、转基因食品概论,2021-2022,第一学期,星期二,东校区
  • 27、转基因食品社会文化伦理透视,2020-2021,第二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28、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A,2020-2021,第二学期,星期三,东校区
  • 29、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A,2020-2021,第二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 30、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实验,2020-2021,第二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31、食品安全的古今与未来,2020-2021,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 32、食品安全案例热点透视,2020-2021,第一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 33、转基因食品概论,2020-2021,第一学期,星期二,东校区
  • 34、转基因食品社会文化伦理透视,2019-2020,第二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35、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A,2019-2020,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三,东校区
  • 36、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实验,2019-2020,第二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37、食品安全的古今与未来,2019-2020,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 38、食品安全案例热点透视,2019-2020,第一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 39、转基因食品概论,2019-2020,第一学期,星期二,东校区
  • 40、转基因食品社会文化伦理透视,2018-2019,第二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41、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A,2018-2019,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三,东校区
  • 42、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实验,2018-2019,第二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43、食品安全的古今与未来,2018-2019,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 44、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2017-2018,第二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45、转基因食品现状与展望,2017-2018,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三,东校区
  • 46、转基因食品社会文化伦理透视,2017-2018,第二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 47、食品安全的古今与未来,2017-2018,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 48、食品质量检验技术实验,2017-2018,第一学期,星期四星期五,东校区
  • 49、食品安全案例热点透视,2017-2018,第一学期,星期二,东校区
  • 50、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2016-2017,第二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51、转基因食品现状与展望,2016-2017,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三,东校区
  • 52、食品质量检验技术实验,2016-2017,第一学期,星期五,东校区
  • 53、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2015-2016,第二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54、转基因食品现状与展望,2015-2016,第二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 55、转基因食品现状与展望,2015-2016,第二学期,星期三,东校区
  • 56、食品质量检验技术实验,2015-2016,第一学期,星期四星期五,东校区
  • 57、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2014-2015,第二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58、转基因食品现状与展望,2014-2015,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三,东校区
  • 59、基础营养学实验,2014-2015,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五,东校区
  • 60、转基因食品社会文化伦理透视,2011-2012,第二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 61、转基因食品社会文化伦理透视,2010-2011,第二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 62、食品生物技术进展,2010-2011,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东校区

研究生课程:近十年课程数据
  • 1、食品安全案例,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一
  • 2、功能核酸理性设计与多维应用,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一
  • 3、营养与健康seminar,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五
  • 4、功能核酸理性设计与多维应用,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一
  • 5、营养与健康seminar,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五
  • 6、食品安全案例,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三
  • 7、功能核酸理性设计与多维应用,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五
  • 8、食品安全案例,2021-2022,第一学期,星期四
  • 9、食品安全案例,2020-2021,第一学期,星期三
  • 10、食品安全案例,2019-2020,第一学期,星期三
  • 11、食品安全案例,2018-2019,第一学期,星期三
  • 12、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专题,2018-2019,第一学期,星期三

科研项目

纵向项目
  • 1、2025.02.18-2027.09.30,无依托项目,基于核酸分子标识库的儿童呼吸道感染多病原集成检测平台的建立及临床评估
  • 2、2024.11.25-2024.12.3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2024年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设施蔬菜创新团队-蔬菜质量安全技术和风险防控
  • 3、2024.10.11-2024.12.3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因编辑牛分子特征识别及非预期效应评估技术-2024
  • 4、2024.07.16-2026.12.30,无依托项目,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儿童结核病适宜诊断平台的建立及临床验证
  • 5、2023.09.23-2027.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乳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的功能核酸分子识别机制解析及可视化共检技术开发
  • 6、2023.07.04-2023.12.3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2023年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设施蔬菜创新团队-蔬菜质量安全技术和风险防控
  • 7、2023.02.17-2025.07.3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肉类预制调理和植物基新兴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 8、2023.02.13-2026.09.3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动物源性产品中多类别有害物无损共检技术及装置研发
  • 9、2023.02.13-2023.11.30,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基因编辑牛分子特征识别及非预期效应评估技术-配套
  • 10、2023.02.08-2023.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基因编辑牛分子特征识别及非预期效应评估技术
  • 11、2020.04.09-2020.12.3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2020年-食品加工品质与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 12、2019.12.10-2024.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单细胞代谢毒理学效应超灵敏精准质谱分析装置研制
  • 13、2019.10.14-2021.10.10,国际合作项目,转基因油菜DHA检测方法
  • 14、2019.08.30-2020.05.31,教育部项目,转基因作物食用安全检测-2019
  • 15、2019.08.30-2019.12.30,教育部项目,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大豆凝集素的检测方法
  • 16、2019.08.29-2019.12.30,教育部项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2019
  • 17、2019.07.02-2019.12.30,教育部项目,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模拟胃液外源蛋白质消化稳定性
  • 18、2019.06.06-2019.12.3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2019年-食品品质提升与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 19、2019.06.05-2021.06.04,自选课题,基于稳定同位素标记和核磁技术的代谢组学平台建设
  • 20、2018.10.22-2020.12.3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特殊医用食品成分高效精准检测技术和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 21、2018.10.10-2022.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复合纳米材料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超灵敏等温核酸生物传感器及智能定量装备的研究
  • 22、2018.08.17-2020.12.3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云南食源性致病菌溯源技术及风险评价的研究
  • 23、2018.07.19-2018.12.30,教育部项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2018)
  • 24、2018.06.13-2018.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项(风险评估)
  • 25、2018.05.15-2018.12.3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食品营养功能品质提升与安全检测技术研究
  • 26、2018.01.17-2018.12.3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交叉学科--许文涛
  • 27、2018.01.08-2018.12.31,教育部项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
  • 28、2018.01.01-2019.12.3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因组编辑新型转基因动物产品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 29、2018.01.01-2020.12.20,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转基因产品现场快速检测仪器设备研发
  • 30、2017.09.25-2017.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2017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项经费——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检测
  • 31、2017.09.25-2017.12.31,教育部项目,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项(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河北省农产品(种植业)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
  • 32、2017.09.05-2017.12.0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2017年-北京实验室-畜产食品品质控制与应用技术研究
  • 33、2017.06.01-2017.12.31,教育部项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项(风险评估)
  • 34、2017.04.01-2017.12.31,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转基因微生物食用酶制剂安全评价指南编制
  • 35、2016.10.14-2020.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磁三核酸-肽核酸”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条形码纸基光学传感器的研究
  • 36、2016.07.05-2017.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2016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GLP体系的引进与应用
  • 37、2016.05.20-2016.12.3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乳品品质控制与应用技术研究
  • 38、2015.06.30-2016.12.31,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GLP体系的引进与应用
  • 39、2015.01.08-2015.12.31,地、市、厅、局等政府部门项目,亚太经合组织政府首脑非正式会议-农业生物技术专题
  • 40、2015.01.05-2015.12.31,教育部项目,转基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与科普宣传平台建设
  • 41、2014.07.01-2017.06.30,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 42、2014.05.16-2014.12.31,蔬菜水果储运保鲜中“三剂”的风险隐患评估
  • 43、2014.01.01-2016.12.3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复合性状转基因成分检测、溯源技术及标识阈值研究
  • 44、2014.01.01-2015.12.3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转基因作物快速检测及品系鉴定新技术研究
  • 45、2014.01.01-2014.12.31,自选课题,microRNA组学研究赭曲霉毒素A毒性在体内体外模型中的联系与差异
  • 46、2013.10.12-2014.12.3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转基因生物应急检测与科普宣传平台建设
  • 47、2013.06.01-2013.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研究
  • 48、2013.03.20-2013.12.31,自选课题,microRNA参与Nrf2对赭曲霉毒素A细胞毒性响应机制的初步研究
  • 49、2013.03.20-2013.12.31,自选课题,赭曲霉毒素A的肠道毒性及抗赭曲霉毒素肠道微生物初探
  • 50、2013.01.21-2013.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北京、天津地区蔬菜水果贮藏保鲜环节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 51、2013.01.01-2013.12.3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8012-001
  • 52、2013.01.01-2013.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食品中内分泌干扰物筛选平台的建立及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初步评估
  • 53、2013.01.01-2013.12.31,教育部项目,玉米赤霉烯酮细胞生殖毒性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 54、2013.01.01-2013.12.31,2013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项目
  • 55、2012.11.30-2013.12.31,转基因生物成分监测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研究
  • 56、2012.09.30-2013.12.31,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 动物营养利用率试验
  • 57、2012.09.03-2015.12.3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8011-003-00A(2012-2015)
  • 58、2012.01.01-2015.12.31,食用农产品中病原菌安全控制技术
  • 59、2012.01.01-2012.12.31,与港、澳、台合作研究项目,线粒体参与调控拟南芥抗赭曲霉毒素A毒性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 60、2012.01.01-2012.12.31,转基因科普宣传与培训-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检测技术培训
  • 61、2012.01.01-2012.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 蛋白质等同性分析——糖基化分析试验方法
  • 62、2012.01.01-2012.12.31,与港、澳、台合作研究项目,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赭曲霉毒素对大鼠肝肾胰岛素受体通路及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失衡
  • 63、2012.01.01-2012.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开展蔬菜产地贮藏保鲜潜在危害因子摸底排查评估
  • 64、2012.01.01-2014.12.3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油作物中产毒真菌和真菌毒素检测控制技术及装置研究
  • 65、2012.01.01-2012.12.3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株耐镉乳酸乳球菌在镉胁迫下响应机制和抗性机理的研究
  • 66、2012.01.01-2012.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 蛋白质热稳定性试验方法
  • 67、2011.12.21-2013.12.3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粮油原料中主要真菌毒素检测及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 68、2011.11.20-2012.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转基因生物成分监测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研究
  • 69、2011.09.02-2013.12.31,食源性致病菌高通量现场快速检测关键技术及其设备的研发
  • 70、2011.05.17-2011.12.31,转基因产品安全性评价中致敏性动物模型的建立
  • 71、2011.01.01-2012.12.3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8011-005-008(2012)
  • 72、2011.01.01-2011.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环境资源生态监测信息化体系建设与外来生物入侵动态监测
  • 73、2010.12.10-2011.06.30,国家科技部项目,2010ZX08015-001-1(2010-2011年)
  • 74、2010.08.01-2011.06.30,麦胚无细胞新型高效表达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 75、2010.03.01-2010.12.31,国家科技部项目,2009ZX08011-001B(2010年)
  • 76、2010.03.01-2009.12.31,国家科技部项目,2009ZX08019-001B(2009年)
  • 77、2010.03.01-2010.12.31,国家科技部项目,2009ZX08019-001B(2010年)
  • 78、2010.03.01-2009.12.31,国家科技部项目,2009ZX08011-001B(2009年)
  • 79、2009.12.31-2010.12.31,与港、澳、台合作研究项目,农业部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
  • 80、2009.12.01-2010.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转基因生物成分监测与标识追溯管理体系的研究
  • 81、2009.12.01-2010.12.31,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外源基因表达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方法
  • 82、2009.07.08-2008.12.3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8012-001-4-1(2008年)
  • 83、2009.07.07-2008.12.3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8012-001-2-1(2008年)
  • 84、2008.09.05-2011.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转基因产品品系特异性检测新技术的研究
  • 85、2007.04.30-2009.06.30,自选课题,稻米中PCR抑制因子作用机理的研究
  • 86、2007.01.01-2007.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国际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检测技术体系与标准化体系的引进与建立
  • 87、2006.12.01-2010.10.10,863计划,复合性状转基因农产品精准检测技术与标准分子构建技术研究
  • 88、2005.11.02-2006.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实用安全检测-体外表达蛋白与转基因生物体内表达蛋白等同性检测方法
横向项目
  • 1、2025.03.07-2026.03.30,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外源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服务
  • 2、2025.03.05-2027.02.01,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母乳低聚糖中DNA 及活菌残留检测服务
  • 3、2025.03.05-2026.09.28,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麦角硫因等同性评价
  • 4、2025.01.01-2026.12.31,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鲜切水果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及A型肠毒素的发光功能核酸水凝胶可视化检测与杀菌技术研究
  • 5、2024.12.15-2026.02.01,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生产菌安全性研究服务
  • 6、2024.10.15-2025.10.20,无依托项目,树脂样品检测分析服务
  • 7、2024.10.15-2025.10.20,无依托项目,树脂样品检测分析服务
  • 8、2024.07.15-2026.08.15,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平衡保健丹提取物抗衰老及抗疲劳效果测试
  • 9、2024.07.05-2026.07.15,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6个大肠杆菌的全基因组测序服务
  • 10、2024.07.01-2027.06.30,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燕麦品质稳定化及健康食品研发
  • 11、2024.07.01-2025.07.14,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2’-岩藻糖基乳糖、3-岩藻糖基乳糖等同性评价
  • 12、2024.06.25-2026.06.25,无依托项目,一个母乳低聚糖终产品中无外源DNA残留检测方法开发服务
  • 13、2024.06.12-2027.06.01,无依托项目,富硒农产品营养高值化加工技术开发
  • 14、2024.05.30-2025.05.30,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北京平谷果蔬产品科技小院相关服务
  • 15、2024.05.09-2026.05.07,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脂肪酶生产菌株安全性研究服务
  • 16、2024.04.01-2025.03.31,无依托项目,白桦树汁技术服务
  • 17、2023.11.10-2026.11.10,无依托项目,顺平县富硒功能农业高层次人才技术咨询服务
  • 18、2023.10.31-2025.10.16,无依托项目,两个母乳低聚糖终产品中无外源DNA残留检测方法开发服务
  • 19、2023.09.30-2026.10.14,无依托项目,小麦营养健康技术服务
  • 20、2023.09.15-2026.09.19,无依托项目,痛风患者营养康养功能食品开发
  • 21、2023.08.29-2025.08.25,无依托项目,速溶胃肠超声助显剂产品改良研究服务
  • 22、2023.08.20-2024.03.31,无依托项目,2种母乳低聚糖等同性评价
  • 23、2023.06.30-2025.07.01,无依托项目,胶原蛋白胃黏膜损伤修复测试研究服务
  • 24、2023.03.23-2026.02.28,无依托项目,皮肤纳米营养与健康研究服务
  • 25、2023.03.20-2025.12.31,无依托项目,馆陶县黑小麦制品产品研发服务
  • 26、2023.03.15-2023.12.31,无依托项目,厚朴酚缓解FB1毒性作用的关键信号通路研究服务
  • 27、2023.02.01-2025.02.01,无依托项目,2’-岩藻糖基乳糖生产菌株安全性研究服务
  • 28、2023.01.30-2023.07.30,无依托项目,银离子快速检测试纸研制

论文

论文题目 刊物名称 收录类别 发表年月 第一作者或全部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排名

论文

科技成果

软件著作
  • 1、基于微离子的试纸颜色提取及计算程序,2023,2023SR0696276,软件著作权登记
  • 2、药用工业用转基因植物信息系统,2015,2015SRBJ0078,软件著作权登记
  • 3、中国食物过敏原数据库,2015,2015SRBJ0077,软件著作权登记
专利
  • 1、基于外观/质地/风味“三位一体”的热带水果固态加工原料品质评价方法,2024,202410437982.4
  • 2、一种诃子酸核酸适配体免标记生物传感器,2024,202410115454.7
  • 3、一种三叶草结构自延伸等温扩增方法及其应用,2023,202310752516.0
  • 4、一种基于荧光杂交链式反应的生物传感器,2023,202310693286.5
  • 5、一种用于检测β-乳球蛋白的磁性适配体生物传感器,2023,202310619116.2
  • 6、一种免标记比率型孔雀石绿发光适配体生物传感器,2022,202211652737.2
  • 7、一种核酸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及传感应用,2022,202210738626.7
  • 8、一种靶向协同降脂的纳米双药制备及应用,2022,202210708094.2
  • 9、一种微生物检测的双适配体功能核酸恒温微流控芯片传感器,2022,202210401824.4
  • 10、一种用于检测β-乳球蛋白的双功能G-四链体变构生物传感器,2022,202210057605.9
  • 11、基于引物设计和铜纳米簇的SARS-CoV-2德尔塔变异株检测新方法,2021,202111527238.6
  • 12、激活产热基因对应功能核酸位点的调控,2021,202111523616.3
  • 13、一种基于变构的双劈裂功能核酸传感器用于孔雀石绿检测,2021,202111455209.3
  • 14、一种双链功能核酸纳米花的组装和形貌调控方法及其应用,2021,202110723186.3
  • 15、一种基于延伸发光引物的实时定量PCR测定Kd值的方法,2021,202110718435.X
  • 16、一种基于金纳米识别适配体冗余碱基的方法,2021,202110716945.3
  • 17、一种功能核酸纳米杆与功能核酸纳米花的制备及形貌转换方法,2021,202110715709.X
  • 18、一种靶向调控白色脂肪棕色化的DNA纳米花制备,2021,202110227528.2
  • 19、一种功能核酸磁生物传感器,2021,202110180390.5
  • 20、一种外泌体的纸基检测方法,2021,202110178310.2
  • 21、一种蛇源成分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2021,202110170854.4
  • 22、一种三功能的磁性适配体三核酸纳米探针,2021,202110169824.1
  • 23、一种基于核酸自组装无酶催化的circRNA活细胞内成像的可视化传感器,2021,202110159582.8
  • 24、一种蜘蛛网型功能核酸水凝胶的制备方法,2021,202110144181.5
  • 25、氧化石墨烯荧光增强型DNA水凝胶的制备方法,2021,202110133085.0
  • 26、DNA正四面体-滚环扩增产物双交联水凝胶的制备方法,2021,202110132718.6
  • 27、一种沙门氏菌闭管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2021,202110078752.X
  • 28、一种快速提取土壤中重金属的试剂盒和方法,2020,202010311289.4
  • 29、一种新型便携式等温核酸扩增反应装置,2015,201520371595.1
  • 30、一种蜡样芽孢杆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2014,201410023622.6
  • 31、LE Green混合染料及其应用,2009,200910241487.1
  • 32、一种植物基因组快速提取试剂盒及其应用,2009,200910085351.6
  • 33、高效表达弹性蛋白酶的毕赤酵母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2007,200710179550.4
  • 34、一种检测转基因棉籽及其加工产品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2005,200510011730.2

荣誉及奖励

  • 1、2023,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
  • 2、2021,2021年度长城食品安全科学技术奖
  • 3、2021,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 4、2021,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进步奖
  • 5、2020,湖北省科学技术发明奖
  • 6、Elsevier前2%影响力科学家

招生信息

往期招生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在籍人数
  • 年级
1
2
2024
2
3
2023
3
2
2022
4
1
2021
博士研究生
  • 序号
  • 在籍人数
  • 年级
1
2
2024
2
1
2023
3
2
2022
4
2
2021
报考意向

团队展示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行政职务:

学位: 博士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10 访问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