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专家类别
教育经历
个人简介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围绕谷物和果蔬开展,研究方向如下:人工智能和食物营养健康;食物组分健康功效和功能性食品创制;饮食营养干预和人群大数据分析。已发表SCI论文68篇,论文他引次数2118次,h-index=27。已发表EI/中文核心期刊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4项(已授权13项)。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础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博士后基金等项目,主持企业合作项目10余项,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微生物组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获得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长城食品安全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等。 教学科研概况社会职务活动动态研究领域围绕谷物和果蔬的营养功效和加工特性,开展研究如下: 1. 人工智能和食物营养健康 人工智能技术是新进发展并迅速推广的一种技术手段,当前在食品领域尤其是食物中功能性组分挖掘方面应用有限。传统方法在挖掘新型功能性成分方面效率低、成分高。我们围绕谷物和果蔬中的功能性小分子和功能肽,采用多种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新的挖掘策略,并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明确新型功能性组分的效果,并结合化学、生物的方法明确发挥作用的潜在机制。 2. 食物组分健康功效和功能性食品创制 谷物和果蔬中存在诸多活性组分,可能在预防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病中发挥关键作用。我们围绕谷物和果蔬中的膳食纤维、抗性淀粉、蛋白质、功能肽、多酚等活性组分,采用体外、小鼠、人群等研究对象,明确其可能的健康功效,并结合微生物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分子生物学、点击化学等技术手段,解析潜在的生物学机理。在此基础上,我们会开发一些以谷物和果蔬为主要原料的代餐粉、面条、饼干、饮料等。 3. 饮食营养干预和人群大数据分析 饮食营养干预是最能反映功能性食品(健康食品)实际应用效果的评价手段,团队围绕谷物、植物油、乳品等开展多项减肥、降糖、减脂和缓解胃肠道症状的人群干预性研究。与北京多家知名医院(北医三院、协和医院、妇产医院等)以及餐饮机构密切合作,有力的保障了饮食营养干预研究的质量。此外,我们还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知名公卫科研团队密切合作,基于人群研究队列数据,深入挖掘膳食和慢性疾病的潜在关联。 开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近十年课程数据
科研项目
纵向项目
论文论文科技成果
软件著作
荣誉及奖励
招生信息1. 人工智能和食物营养健康 对人工智能有一定的了解,会编程、数学好 2. 食物组分健康功效和功能性食品创制 有一定功能性研究的基础,如动物实验或细胞试验;喜欢开发产品 3. 饮食营养干预和人群大数据分析 有一定生物统计的基础,英文好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团队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