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杨德昌

涿州教学实验场(农业科技园)

个人资料

  • 部门: 涿州教学实验场(农业科技园)
  • 性别:
  • 民族: 汉族
  • 专业技术职务: 副教授
  • 行政职务: 副处
  • 主要研究方向:
  • 毕业院校: 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
  • 学位: 博士
  • 联系电话: 13910770613
  • 电子邮箱: yangdechang@cau.edu.cn
  • 办公地址: 海淀区
  •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 邮编: 100083
  • 传真: 13910770613

专家类别

  • 学术学位导师类型: 博导兼硕导
  • 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类型: 博导兼硕导
  • 从事学科1: 农业工程
  • 从事学科2: 电气工程
  • 从事专业1: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 从事专业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研究方向1: 主动配电网
  • 研究方向2: 综合能源系统
  • 从事专业学位领域名称: 电气工程

教育经历

  • 2008.09.01-2012.07.01,博士,多特蒙德工业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
  • 2006.09.01-2008.07.01,硕士,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电气化
  • 2002.09.01-2006.07.01,学士,临沂师范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个人简介

杨德昌,男,1983年生,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IEEE会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2012年博士毕业于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和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控制。主持科技部国际交流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各1项,在研和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电网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已在国内外高水平杂志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担任《CSEE-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System》的青年编辑和《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青年编委。


教学科研概况

社会职务

(1)2018年5月-至今,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监督评估处借调;

(2)2019年11月-至今,西藏农牧学院兼职硕导和柔性人才;

(3)2019年,IEEE-PES中国区杰出青年志愿者


活动动态

研究领域

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和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控制;

高海拔地区设施农业用电用能分析(西藏农牧学院合作研究);

农村电网和农业能源的发展模式


开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近十年课程数据
  • 1、电力系统规划,2025-2026,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东校区
  • 2、电气工程技术新进展,2024-2025,第二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 3、电力系统规划,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东校区
  • 4、电气工程技术新进展,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 5、电力系统规划,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东校区
  • 6、电气工程技术新进展,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 7、电力系统规划,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五,东校区
  • 8、电力系统规划,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9、电力系统规划,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东校区
  • 10、电气工程技术新进展,2021-2022,第二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 11、电力系统规划,2021-2022,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东校区
  • 12、电气工程技术新进展,2020-2021,第二学期,星期二,东校区
  • 13、电力系统规划,2020-2021,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东校区
  • 14、电气工程技术新进展,2019-2020,第二学期,星期二,东校区
  • 15、电力系统规划,2019-2020,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东校区
  • 16、电力系统规划,2018-2019,第一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17、电力系统规划,2017-2018,第一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18、电力系统规划,2016-2017,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东校区
  • 19、电力系统规划,2015-2016,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东校区
  • 20、电力系统规划,2014-2015,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东校区
  • 21、电力系统规划,2013-2014,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东校区

研究生课程:近十年课程数据
  • 1、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2025-2026,第二学期,星期二

科研项目

纵向项目
  • 1、2023.09.23-2027.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多类型灵活性资源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和韧性提升策略研究
  • 2、2023.06.28-2023.12.31,教育部项目,2023年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数字农业创新团队-数字渔场应用场景建设
  • 3、2023.06.09-2024.12.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计及太阳能综合利用的农业能源互联网运行调控和商业模式研究
  • 4、2022.10.21-2022.12.31,教育部项目,2022年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数字农业创新团队-数字渔场应用场景建设
  • 5、2021.01.04-2022.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计及灵活性资源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研究
  • 6、2021.01.01-2025.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灵活性挖掘的区域能源互联网协同运行关键技术与仿真平台研究
  • 7、2020.06.03-2021.12.31,国家科技部项目,计及能量和辅助服务市场的虚拟电厂竞价策略
  • 8、2019.10.01-2023.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能源细胞理论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双层状态估计研究
  • 9、2019.09.30-2023.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重采样机制的电力系统小概率高危风险评估理论与应用研究
  • 10、2018.01.09-2018.12.31,地、市、厅、局等政府部门项目,北京地区智慧农业调查与对策研究
  • 11、2017.12.07-2017.12.31,地、市、厅、局等政府部门项目,我国农用无人机产业链分析
  • 12、2017.06.12-2019.10.31,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规模化淡水鱼健康养殖智能化调控技术装备研发与示范
  • 13、2017.03.14-2020.12.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未来电力系统结构形态演化模型及电力预测方法
  • 14、2017.03.09-2020.12.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未来电力系统结构形态演化模型及电力预测方法(国网配套经费)
  • 15、2016.06.01-2016.11.30,其他研究项目,北京农村地区煤改清洁能源现状调研和应对策略研究
  • 16、2015.08.21-2018.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智能配电网运行可靠性多机制协调概率评估方法研究
  • 17、2015.08.21-2018.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冻土关键变量原位分离测定的农田冻融水热参数模型检验与修正
  • 18、2014.09.20-2017.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多准则分区的有源配电网双层式状态估计研究
  • 19、2014.06.05-2016.12.31,教育部项目,基于改进HHT的主动式配电网电能质量综合监测分析系统
  • 20、2013.05.20-2014.06.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tate Estimation of Active Distribution System
  • 21、2013.01.01-2015.12.31,自选课题,基于改进希尔伯特黄变换的区域间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辨识
横向项目
  • 1、2024.10.25-2025.08.31,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农业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研究及系统研发
  • 2、2024.07.05-2024.12.31,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一体四翼”发展布局下建设一流省级电网企业策略研究
  • 3、2024.07.04-2024.12.31,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以“两个标杆”为总抓手推动国网战略高质量落地实施的系统性管理体系研究
  • 4、2023.08.24-2023.12.31,无依托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冀北电网经营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研究
  • 5、2023.06.01-2023.11.30,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长期跨境电力市场交易机制研究
  • 6、2022.07.15-2022.12.31,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双碳目标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对电网企业管理变革的影响研究
  • 7、2021.09.07-2021.12.31,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基于细胞-组织架构的区域能源互联网双层优化分析技术研究
  • 8、2020.10.30-2020.12.31,其他课题,河北南网经济发展和负荷发展水平研究
  • 9、2020.07.24-2020.12.31,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再电气化用电负荷模型研究及分布式光伏窃电机理研究服务
  • 10、2019.10.15-2020.12.31,基于动态仿真计算结果的功角、电压稳定性特征辨识方法研究服务
  • 11、2019.07.30-2020.03.31,配电网故障试验检案例配置模块研发
  • 12、2019.07.13-2019.08.31,接触受流器有限元分析
  • 13、2019.01.15-2019.10.31,差异化的供电所业务边界和执行标准研究
  • 14、2018.10.08-2018.12.31,全省脱贫攻坚背景下农村电网发展与投资策略研究
  • 15、2017.12.01-2018.05.31,主动配电网的边界条件、特征和运行模式研究
  • 16、2017.11.18-2017.12.31,支撑苏州典范城市建设的城市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和电网定位研究
  • 17、2017.07.10-2018.12.31,电力改革环境下考虑柔性可靠性的电力系统建模技术研究
  • 18、2017.05.05-2018.12.31,提高光伏扶贫地区电网消纳能力与保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19、2016.06.20-2017.12.31,江西主动配电网规划关键技术研究
  • 20、2015.12.23-2016.12.31,电网仿真场景及仿真工具组态研究
  • 21、2015.12.07-2016.09.30,大规模复杂有源配电网通用信息模型与数据架构研究
  • 22、2015.10.22-2015.12.31,春节保供电大数据预测场景设计及算法研究
  • 23、2015.08.15-2016.08.31,用户侧微能网选址定容及网络路径优化方法研究
  • 24、2015.05.31-2017.12.31,区域配电网能效差异化分析及能源托管关键技术研究
  • 25、2015.01.01-2015.12.31,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信息化学科发展报告
  • 26、2014.12.04-2014.12.31,电动汽车快速充电大规模应用对配电网影响的对策研究
  • 27、2014.12.01-2015.07.30,北京市‘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研究
  • 28、2014.09.15-2015.09.30,国内外智能配电网发展趋势梳理
  • 29、2013.12.24-2015.12.31,配电网运行优化控制技术研究与开发
  • 30、2013.10.31-2014.06.30,锂电池储能系统测试
  • 31、2013.10.07-2014.06.30,铅酸电池储能系统测试及评价

论文

论文题目 刊物名称 收录类别 发表年月 第一作者或全部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排名

论文

科技成果

软件著作
  • 1、考虑用户隐私的时间序列大模型(TimeGPT)负荷预测软件,2024,2024SR1713846,软件著作权登记
  • 2、配电网线损影响因子影响程度计算软件,2017,2017SRBJ0781,软件著作权登记
  • 3、基于蚁群算法的开关配置优化软件,2017,2017SRBJ0719,软件著作权登记
  • 4、基于智能算法的主动配电网无功软件,2017,2017SRBJ0456,软件著作权登记
  • 5、基于种群算法的多目标无功优化软件,2017,2017SRBJ0404,软件著作权登记
  • 6、基于灰色理论的负荷预测软件,2017,2017SRBJ0125,软件著作权登记
  • 7、农村电网评价软件,2017,2017SRBJ0120,软件著作权登记
  • 8、含分布式电源的多目标配电网重构软件,2017,2017SRBJ0118,软件著作权登记
  • 9、基于低频振荡的数据预处理软件,2017,2017SRBJ0098,软件著作权登记
  • 10、基于谱峭度相对能量熵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软件,2017,2017SRBJ0035,软件著作权登记
  • 11、基于原子稀疏与证据融合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软件,2017,2017SRBJ0034,软件著作权登记
  • 12、基于原子分解与模糊系统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软件,2017,2017SRBJ0033,软件著作权登记
  • 13、分布式电源定容选址以及潮流计算软件,2016,2016SRBJ0652,软件著作权登记
  • 14、基于非线性综合算法(NHM)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分析软件,2015,2015SRBJ0297,软件著作权登记
专利
  • 1、一种配电网分区的方法和装置,2018,201810024251.1
  • 2、有源配电网状态估计方法及系统,2018,201810021358.0

荣誉及奖励

招生信息

接收专业:

  电力系统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数学。

基本要求:

(1)对学术研究与应用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团队合作意识;

(2)具备较强的英文文献阅读能力和写作基础。

(3)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

(4)数理基础良好。



往期招生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在籍人数
  • 年级
1
4
2024
2
3
2023
3
5
2022
4
4
2021
博士研究生
  • 序号
  • 在籍人数
  • 年级
1
1
2024
2
1
2022
报考意向

团队展示

专业技术职务: 副教授

行政职务: 副处

主要研究方向:

学位: 博士

联系电话: 13910770613

电子邮箱: yangdechang@cau.edu.cn

10 访问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