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郑浩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行政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 食品与肠道菌群

学位: 博士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hao.zheng@cau.edu.cn

个人资料

  • 部门: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 性别:
  • 民族: 汉族
  •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 行政职务:
  • 主要研究方向: 食品与肠道菌群
  • 毕业院校: Max-Planck Institute for Terrestrial Microbiology
  • 学位: 博士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hao.zheng@cau.edu.cn
  • 办公地址: 食品学院 427
  • 通讯地址: www.zhenghaolab.org
  • 邮编: 100083
  • 传真:

专家类别

  • 学术学位导师类型: 博导兼硕导
  • 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类型:
  • 从事学科1: 食品科学与工程
  • 从事学科2: 生物学
  • 从事专业1: 营养与食品安全
  • 从事专业2: 微生物学
  • 研究方向1: 肠道微生物生态学
  • 研究方向2: 循证健康工程
  • 从事专业学位领域名称: 食品工程

教育经历

  • 2012.10.01-2015.11.01,博士,德国马尔堡大学,生物学
  • 2009.09.01-2012.06.28,工学硕士学位,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 2005.09.01-2009.07.09,工学学士学位,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个人简介

郑浩,博士,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挂职)。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24)、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2018)。

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硕士,德国马普研究所生物学博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博士后。

主要从事食品营养与人体微生物组学及合成生物学研究。在《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Host Microbe》等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中国农学会、生态学会、昆虫学会青年科技奖等奖励。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担任中国昆虫学会昆虫微生物组专委会副主任,国际动物学会青委会、中国生态学会微生物生态专委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组专委会、中国养蜂学会蜜蜂生物学专委会委员,《Health Engineering》杂志副主编,《Microbiome》、《iMeta》、《Food Sci Hum Wellness》、《昆虫学报》、《中国蜂业》、《武夷科学》杂志编委。

教学科研概况

社会职务

食品科技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昆虫学会昆虫微生物组学专委会副主任

中国生态学会微生物生态专委会委员

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组专委会委员

Health Engineering杂志副主编

Microbiome、iMeta、Food Sci Hum Wellness、J Future Foods、《昆虫学报》、《中国蜂业》、《武夷科学》等杂志编委

活动动态

研究领域

肠道菌群与食品营养健康

微生物组与合成生物学


开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近十年课程数据
  • 1、食品微生物学,2024-2025,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三星期四,东校区
  • 2、食品微生物学,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三,东校区
  • 3、食品微生物学,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 4、食品微生物学,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5、食品微生物学,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三,东校区
  • 6、食品微生物学,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三,东校区
  • 7、食品微生物学,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 8、食品微生物学,2021-2022,第二学期,星期三星期五,东校区
  • 9、食品微生物学,2021-2022,第二学期,星期二星期四,东校区
  • 10、食品微生物学,2020-2021,第二学期,星期五,东校区
  • 11、食品微生物学,2020-2021,第二学期,星期二星期四,东校区
  • 12、食品微生物学,2020-2021,第二学期,星期三星期五,东校区
  • 13、食品微生物学,2019-2020,第二学期,星期二星期四,东校区
  • 14、食品微生物学,2019-2020,第二学期,星期三星期五,东校区
  • 15、食品微生物学,2019-2020,第二学期,星期三星期五,东校区
  • 16、食品微生物学,2018-2019,第二学期,星期三星期五,东校区
  • 17、食品微生物学,2018-2019,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三,东校区

研究生课程:近十年课程数据
  • 1、食品合成生物学研究专题,2025-2026,第二学期,星期五
  • 2、食品与肠道菌群研究专题,2025-2026,第二学期,星期四
  • 3、食品合成生物学研究专题,2024-2025,第二学期,星期二
  • 4、食品与肠道菌群研究专题,2024-2025,第二学期,星期四
  • 5、高级食品微生物学,2024-2025,第二学期,星期二
  • 6、细胞工程研究专题,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七
  • 7、组学前沿技术研究专题,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一
  • 8、细胞工程研究专题,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二
  • 9、高级食品微生物学,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二
  • 10、细胞工程研究专题,2021-2022,第二学期,星期二
  • 11、细胞工程研究专题,2020-2021,第二学期,星期三
  • 12、细胞工程研究专题,2019-2020,第二学期,星期三

科研项目

纵向项目
  • 1、2025.03.12-2029.11.3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人工合成菌群重塑昆虫-微生物共生体系及评价
  • 2、2024.09.24-2029.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昆虫肠道微生物组
  • 3、2021.11.24-2025.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肠道菌群对蜜蜂大脑单细胞基因调控网络及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
  • 4、2020.01.16-2024.12.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合成肠道菌群体系构建及应用
  • 5、2018.10.09-2022.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蜜蜂模式体系对肠道菌群、大脑功能及动物行为互作关系的研究
横向项目
  • 1、2022.03.31-2023.03.31,地市厅局(含县)项目,槟榔风险评估应急专项

论文

论文题目 刊物名称 收录类别 发表年月 第一作者或全部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排名
Gut-symbiont derived anandamide promotes reward learning in honeybees by activating the endocannabinoid system Cell Host & Microbe 2024 仲召鹏 中国农业大学 通讯
Identification of peptides from honeybee gut symbionts as potential antimicrobial agents against Melissococcus plutoniu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郎浩宇 中国农业大学 通讯
Engineered symbiotic bacteria interfering Nosema redox system inhibit microsporidia parasitism in honeybe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郎浩宇 中国农业大学 通讯
Honeybee gut Lactobacillus modulates host learning and memory behaviors via regulating tryptophan metabolism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张紫晶 中国农业大学 通讯
Division of labor in honey bee gut microbiota for plant polysaccharide digestion PNAS 2019 郑浩 中国农业大学 通讯
Honeybee gut microbiota promotes host weight gain via bacterial metabolism and hormonal signaling PNAS 2017 郑浩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通讯
www.zhenghaolab.org

论文

科技成果

软件著作
专利

荣誉及奖励

  • 1、2022,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2、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
  • 3、国家级海外引进人才青年项目
  • 4、中国生态学会青年科技奖
  • 5、中国昆虫学会青年科技奖

招生信息

往期招生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在籍人数
  • 年级
1
4
2024
2
4
2023
3
3
2022
4
1
2021
博士研究生
  • 序号
  • 在籍人数
  • 年级
1
1
2024
2
1
2023
3
1
2022
4
2
2021
报考意向

10 访问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