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10 访问

(0) (0)

个人资料

  • 部门: 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 性别:
  • 民族: 汉族
  • 专业技术职务: 副教授
  • 行政职务:
  • 毕业院校: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
  • 学位: 博士
  • 联系电话: 010-62731812
  • 电子邮箱: kunzhu@cau.edu.cn
  • 办公地址: 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新综合楼4区323
  •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新综合楼4区323
  • 邮编: 100193
  • 传真:

专家类别

  • 学术学位导师类型: 博导兼硕导
  • 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类型: 博导兼硕导
  • 从事学科1: 农业资源与环境
  • 从事学科2: 土地科学与技术
  • 从事专业1: 土壤学
  • 从事专业2: 土地科学与技术
  • 研究方向1: 废弃物循环利用与土壤碳氮转化
  • 研究方向2: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
  • 从事专业学位领域名称: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教育经历

  • 2011.03.01-2014.11.01,哲学博士学位,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环境科学
  • 2007.02.01-2010.02.26,农学硕士学位,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农学
  • 2002.09.01-2006.07.10,理学学士学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

个人简介

探索土壤, 珍重环境。

Explore and learn from Soil,

Treat Mother Nature with Love and Respect.

教学科研概况

社会职务

活动动态

研究领域

Research My major research focus has been on soil biological fertility and the influence of utilizing agricultural and urban waste as fertilizer. With the exponential growth of intensified animal production, animal manure is becoming a major waste product, requiring safe, sustainable and sanitary management. Urban waste management approaches are also undergoing rapid changes, which have particular impacts on nutrient cycling opportunities in many countries. When waste is utilized on arable land, its fertilizer value and effects on soil / environment should be optimized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xenobiotics and pathogens on ecosystem and human health should be eliminated. My recent research focus has thus been broadened to also cover these areas, namely:

Utilisation of agricultural and urban waste as fertilizer- Land application of animal manures and other waste products from agriculture, industry and society and their fertiliser value and effects on soil quality, gas emissions and nutrient losses to the environment.

Microscale dynamics of soil processes- Investigation of hot spots in a complex media via novel techniques, e.g., planar optode, diffusive gradient in thin films (DGT). 


开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近十年课程数据
  • 1、土壤与环境质量,2025-2026,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四,西校区
  • 2、土壤学B,2025-2026,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西校区
  • 3、土壤学A,2024-2025,第二学期,星期二星期五,东校区
  • 4、土壤学A实验,2024-2025,第二学期,星期五,西校区
  • 5、土壤与环境质量,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四,西校区
  • 6、土壤学B,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西校区
  • 7、土壤学A实验,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五,西校区
  • 8、土壤学B,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五,西校区
  • 9、土壤与环境质量,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四,西校区
  • 10、土壤学A实验,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五,西校区
  • 11、土壤学B,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三,西校区
  • 12、土壤与环境质量,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四,西校区
  • 13、土壤学A实验,2021-2022,第二学期,星期五,西校区
  • 14、土壤学B,2021-2022,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五,西校区
  • 15、土壤与环境质量,2021-2022,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四,西校区
  • 16、土壤学A实验,2020-2021,第二学期,星期四,西校区
  • 17、土壤学B,2020-2021,第一学期,星期三星期五,西校区
  • 18、土壤学B,2019-2020,第一学期,星期三星期五,西校区
  • 19、土壤与环境质量,2019-2020,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四,西校区
  • 20、土壤学B,2018-2019,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西校区
  • 21、土壤与环境质量,2018-2019,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四,西校区

研究生课程:近十年课程数据
  • 1、土壤学研究法,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二
  • 2、土壤学研究法,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二

科研项目

纵向项目
  • 1、2022.12.26-2025.08.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肥料可持续利用对农田退化土壤修复效应评估
  • 2、2022.03.10-2024.12.3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镜像同位素法确定有机肥氮素化肥替代值的建立与检验
  • 3、2021.11.23-2025.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秸秆-土壤界面厌氧微域对氧化亚氮产生的影响机制
  • 4、2020.09.10-2022.11.3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非常规水源绿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 5、2017.12.07-2020.12.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炭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机制
横向项目
  • 1、2023.09.13-2024.06.30,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月壤栽培基质酸碱缓冲能力体系构建与机制解析

论文

论文

科技成果

软件著作
专利

荣誉及奖励

招生信息

往期招生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在籍人数
  • 年级
1
3
2024
2
3
2023
3
2
2022
4
2
2021
博士研究生
  • 序号
  • 在籍人数
  • 年级
1
1
2023
2
1
2021
报考意向

团队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