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周立刚

植物保护学院

个人资料

  • 部门: 植物保护学院
  • 性别:
  • 民族: 汉族
  •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 行政职务:
  • 主要研究方向:
  • 毕业院校: 华中理工大学
  • 学位: 博士
  • 联系电话: 01-62731199
  • 电子邮箱: lgzhou@cau.edu.cn
  • 办公地址:
  •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植物保护学院
  • 邮编: 100193
  • 传真: 010-62731062

专家类别

  • 学术学位导师类型: 博导兼硕导
  • 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类型: 博导兼硕导
  • 从事学科1: 植物保护
  • 从事学科2: 植物保护
  • 从事专业1: 植物病理学
  • 从事专业2: 农药学
  • 研究方向1: 植物病原真菌次生代谢
  • 研究方向2: 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
  • 从事专业学位领域名称: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教育经历

  • 1995.09.01-1998.06.01,博士,华中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
  • 1986.09.01-1989.07.01,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1982.09.01-1986.07.01,湖南师范大学

个人简介

教学科研概况

社会职务

活动动态

研究领域

开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近十年课程数据
  • 1、植物生物技术实验,2024-2025,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 2、现代生物技术概论,2024-2025,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三,西校区
  • 3、植物生物技术导论,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 4、植物生物技术实验,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 5、植物生物技术导论,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 6、植物生物技术实验,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 7、植物生物技术导论,2021-2022,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 8、植物生物技术实验,2021-2022,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 9、植物生物技术导论,2020-2021,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 10、植物生物技术实验,2020-2021,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 11、植物生物技术导论,2020-2021,第一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 12、植物生物技术实验,2020-2021,第一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 13、植物生物技术导论,2019-2020,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 14、植物生物技术实验,2019-2020,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 15、植物生物技术导论,2018-2019,第二学期,星期四,西校区
  • 16、植物生物技术实验,2018-2019,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 17、植物生物技术导论,2017-2018,第二学期,星期四,西校区
  • 18、植物生物技术实验,2017-2018,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 19、植物生物技术导论,2016-2017,第二学期,星期四,西校区
  • 20、植物生物技术实验,2016-2017,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 21、植物生物技术导论,2015-2016,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 22、植物生物技术实验,2015-2016,第二学期,星期四,西校区
  • 23、植物生物技术导论,2014-2015,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 24、植物生物技术实验,2014-2015,第二学期,星期四,西校区
  • 25、植物生物技术导论,2013-2014,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 26、植物生物技术实验,2013-2014,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四,西校区
  • 27、植物生物技术实验,2013-2014,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 28、植物生物技术导论,2012-2013,第二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 29、植物生物技术实验,2012-2013,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四,西校区
  • 30、植物生物技术实验,2012-2013,第二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 31、植物生物技术导论,2011-2012,第二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 32、植物生物技术实验,2011-2012,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四星期五,西校区
  • 33、植物生物技术导论,2010-2011,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 34、植物生物技术实验,2010-2011,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西校区

研究生课程:近十年课程数据
  • 1、植物抗菌化合物,2025-2026,第二学期,星期四
  • 2、植物抗菌化合物,2024-2025,第二学期,星期四
  • 3、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代谢生物学与代谢组学,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一
  • 4、植物抗菌化合物,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四
  • 5、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代谢生物学与代谢组学,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一
  • 6、植物抗菌化合物,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四
  • 7、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代谢生物学与代谢组学,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五
  • 8、植物抗菌化合物,2021-2022,第二学期,星期四
  • 9、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代谢生物学与代谢组学,2021-2022,第一学期,星期五
  • 10、植物抗菌化合物,2020-2021,第二学期,星期四
  • 11、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代谢生物学与代谢组学,2020-2021,第一学期,星期五
  • 12、植物抗菌化合物,2019-2020,第二学期,星期四
  • 13、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代谢生物学与代谢组学,2019-2020,第一学期,星期五
  • 14、植物抗菌化合物,2018-2019,第二学期,星期四
  • 15、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代谢生物学与代谢组学,2018-2019,第一学期,星期五
  • 16、植物抗菌化合物,2017-2018,第二学期,星期四
  • 17、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代谢生物学与代谢组学,2017-2018,第一学期,星期五
  • 18、植物抗菌化合物,2016-2017,第二学期,星期四
  • 19、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代谢生物学与代谢组学,2016-2017,第一学期,星期五
  • 20、植物抗菌化合物,2015-2016,第二学期,星期四
  • 21、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代谢生物学与代谢组学,2015-2016,第一学期,星期五
  • 22、植物抗菌化合物,2014-2015,第二学期,星期四
  • 23、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代谢生物学与代谢组学,2014-2015,第一学期,星期五
  • 24、植物抗菌化合物专题,2013-2014,第二学期,星期四
  • 25、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代谢生物学与代谢组学,2013-2014,第一学期,星期四
  • 26、植物抗菌化合物专题,2012-2013,第二学期,星期四
  • 27、植物和微生物的次生代谢,2012-2013,第一学期,星期四
  • 28、植物抗菌化合物专题,2011-2012,第二学期,星期四
  • 29、植物和微生物的次生代谢,2011-2012,第一学期,星期四
  • 30、植物抗菌化合物专题,2010-2011,第二学期,星期三
  • 31、植物和微生物的次生代谢,2010-2011,第一学期,星期四

科研项目

纵向项目
  • 1、2024.02.28-2027.12.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重要靶标的高效农药分子设计与新产品研究
  • 2、2023.05.09-2026.12.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真菌来源的天然组分库构建及活性化合物生物合成
  • 3、2022.10.06-2025.12.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肉苁蓉数字化机械设备研究及关键技术攻关
  • 4、2020.11.03-2024.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代谢调控的稻曲病菌中山梨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
  • 5、2018.10.09-2022.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生真菌Berkleasmium sp. Dzf12中螺二萘Palmarumycin C13生物合成关键步骤研究
  • 6、2018.08.29-2021.12.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真菌毒素生物降解技术研究及其安全性评价
  • 7、2018.01.11-2020.12.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植物源代谢产物杀菌剂的研制与示范
  • 8、2014.09.20-2018.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源于稻曲病菌的黑粉菌素及其生物活性与检测分析
  • 9、2014.01.01-2016.12.31,自选课题,几种植物内生真菌、病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
  • 10、2014.01.01-2014.12.31,自选课题,丹参内生真菌Samif01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
  • 11、2012.09.01-2016.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稻曲病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
  • 12、2010.12.01-2013.12.31,教育部项目,藜科植物盐穗木和角果藜抑制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物质的研究
  • 13、2010.11.22-2013.12.30,教育部项目,防治稻瘟病高效芽孢杆菌杀菌剂的研制与应用
  • 14、2010.10.15-2015.12.31,863计划,植物、微生物次生代谢物生物农药研究和产品创制
  • 15、2010.09.05-2013.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生真菌Dzf12螺二萘类化合物生物合成调控及其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16、2009.10.01-2013.12.31,教育部项目,稻曲病控制技术的研究
  • 17、2009.03.01-2011.12.0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薯蓣内生真菌中抑制植物病原真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 18、2008.12.25-2010.12.3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田农药残留物的微生物高效消解和生态调控技术
  • 19、2008.10.09-2010.12.3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田复合生物共生循环模式与技术研究
  • 20、2008.09.05-2011.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滇重楼内生真菌中抑制植物病原菌活性物质的研究
  • 21、2008.08.26-2010.08.31,973计划,农作物主要菌物病原致病性与致病型变异的分子基础(后3年)
  • 22、2007.12.31-2010.12.3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设施园艺主要病虫害预警系统及环保型防控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 23、2007.12.19-2010.12.3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设施园艺退化土壤修复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 24、2007.08.01-2010.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三大作物纹枯菌种类与寄主抗性的鉴定技术
  • 25、2007.07.31-2007.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优质草产品生产加工技术(2)
  • 26、2007.06.30-2010.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三大作物纹枯菌种类与寄主抗性的鉴定技术
  • 27、2007.05.22-2010.12.3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牧草丰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
  • 28、2007.05.17-2010.12.3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型保鲜剂的研发和应用技术
  • 29、2006.12.01-2010.10.10,863计划,农用抗生素和次生代谢物生物农药研究与创制
  • 30、2006.12.01-2010.10.10,863计划,连作土壤微生物定向调控技术的研究
  • 31、2006.12.01-2009.12.31,教育部项目,皂荚抗真菌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32、2006.08.01-2007.12.31,973计划,农作物重要菌物病原物致病性与致病型变异的分子基础(前2年)
  • 33、2006.07.20-2008.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棉花抗枯萎病材料的选育及其抗性转化机制初步研究
  • 34、2006.04.12-2008.12.0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新疆藜科植物抗菌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利用
  • 35、2006.01.01-2006.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优质草产品生产加工技术
  • 36、2005.06.28-2005.06.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二届亚洲植物病理学会议

论文

论文题目 刊物名称 收录类别 发表年月 第一作者或全部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排名

论文

科技成果

软件著作
专利
  • 1、一种同时检测稻曲菌素A和稻曲菌素B的方法及其专用酶联免疫试剂盒,2017,201710645436.X
  • 2、检测稻曲菌素B的方法及其专用酶联免疫试剂盒,2015,201510032949.4

荣誉及奖励

  • 1、2015,中华农业科技奖创新团队(2014-2015年度)
  • 2、2003,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

招生信息

往期招生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在籍人数
  • 年级
1
3
2024
2
2
2023
3
2
2022
4
4
2021
博士研究生
  • 序号
  • 在籍人数
  • 年级
1
2
2024
2
2
2023
3
2
2022
报考意向

团队展示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行政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

学位: 博士

联系电话: 01-62731199

电子邮箱: lgzhou@cau.edu.cn

10 访问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