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王海光

植物保护学院

个人资料

  • 部门: 植物保护学院
  • 性别:
  • 民族: 汉族
  • 专业技术职务: 副教授
  • 行政职务:
  • 主要研究方向:
  • 毕业院校: 中国农业大学
  • 学位: 博士
  • 联系电话: 010-62733877
  • 电子邮箱: wanghaiguang@cau.edu.cn
  • 办公地址: 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植保楼2057房间
  •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 邮编: 100193
  • 传真:

专家类别

  • 学术学位导师类型: 博导兼硕导
  • 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类型:
  • 从事学科1: 植物保护
  • 从事学科2: 植物保护
  • 从事专业1: 植物病理学
  • 从事专业2: 植物保护
  • 研究方向1: 气候变化对植物病害发生、流行的影响;小麦条锈病宏观流行规律和监测预警;植物病害预测预报方法
  • 研究方向2: 小麦条锈病宏观流行规律和监测预警
  • 从事专业学位领域名称: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教育经历

  • 2003.09.01-2008.06.28,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
  • 2000.09.01-2003.07.01,硕士,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历系
  • 1996.09.01-2000.07.01,山东农大,植物保护

个人简介

中共党员,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学系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农业大学宏观植物病理学实验室负责人。


教育经历:

1996.09-2000.07 山东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   本科;

2000.09-2003.06 中国农业大学 植物病理学 硕士;

2003.09-2008.06 中国农业大学 植物病理学 博士。


工作经历:

20036月至今,在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工作。

2003.06-2006.06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助教;

2006.07-2011.12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讲师;

2008.07-2008.10 美国Iowa State Universtiy 访问学者;

2009.07-2010.07 美国Iowa State Universtiy 博士后;

2011.12--------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副教授。

2012.10-2013.01 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林业保护站挂职锻炼,职务为站长助理。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学系

邮政编码:100193

Department of Plant Pathology,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o.2 Yuanmingyuan West Road, Haidian, Beijing 100193, P. R. China

E-mail: wanghaiguang@cau.edu.cn

Tel: 010-62733877

教学科研概况

教学工作:

主讲农学专业本科生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和“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

主讲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选修课“植病流行学”。

已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如下:

1. 王海光, 马占鸿. 对《植物病理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及措施. 农业教育研究, 2008, (3): 18-20.

2. 王海光, 马占鸿.《植病流行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科技信息, 2010, (1): 257-258.

3. 王海光, 马占鸿. 紧跟学科发展, 促进《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内容更新. 教育教学论坛, 2015, (12): 90-93.

4. 王海光, 赵志伟, 马占鸿. 《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库和考试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 (9): 77-80.

5. 王海光. 在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教育, 2019, (3): 96-99.

6. 王海光.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和思政教学案例设计. 天津农业科学, 2021, 27(4): 72-81.


研工作:

一直从事植物病害流行学和宏观植物病理学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收录论文40余篇。重点研究气候变化对植物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影响,小麦条锈病宏观流行规律和监测预警,植物病害预测预报方法和植物病害风险分析,植保信息化和智慧植保。

部分研究论文(*通讯作者):

1. Qian Jiang, Hongli Wang, Haiguang Wang*. 2023. Severity assessment of wheat stripe rust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14: 1150855. doi: 10.3389/fpls.2023.1150855.

2. Qian Jiang, Hongli Wang, Haiguang Wang*. 2022. Two new methods for severity assessment of wheat stripe rust caused by 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13: 1002627. doi: 10.3389/fpls.2022.1002627.

3. Yaqiong Zhao, Pei Cheng, Yuzhu Zhang, Haiguang Wang*. 2020. Proteomic analysis of UV-B-induced virulence-mutant strains of 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 based on iTRAQ technology.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11: 542961. doi: 10.3389/fmicb.2020.542961.

4. Zhao Y. Q., Cheng P., Li T. T., Ma J. X., Zhang Y. Z., Wang H. G*. 2019. Investigation of urediospore morphology, histopathology and epidemiological components on wheat plants infected with UV-B-induced mutant strains of 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 MicrobiologyOpen, 8: e870. doi: 10.1002/mbo3.870.

5. Hui Wang, Feng Qin, Pei Cheng, Zhan-hong Ma, Hai-guang Wang*. 2018. Effects of UV-B radiation intensity and timing on epidemiological components of wheat stripe rust.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17(12): 27042713.

6.  Feng Qin, Dongxia Liu, Bingda Sun, Liu Ruan, Zhanhong Ma, Haiguang Wang*. 2016. Identification of alfalfa leaf diseases using imag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PLoS ONE, 11(12): e0168274. doi:10.1371/journal.pone.0168274.

7.  Hui Wang, Feng Qin, Liu Ruan, Rui Wang, Qi Liu, Zhanhong Ma, Xiaolong Li, Pei Cheng, Haiguang Wang*. 2016. Identification and severity determination of wheat stripe rust and wheat leaf rust based on hyperspectral data acquired using a black-paper-based measuring method. PLoS ONE, 11(12): e0154648. doi:10.1371/journal.pone.0154648.

8.  Pei Cheng, Zhanhong Ma, Xiaojing Wang, Chaoqun Wang, Yong Li, Shuhe Wang, Haiguang Wang*. 2014. Impact of UV-B radiation on aspects of germination and epidemiological components of three major physiological races of 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 Crop Protection, 65: 614.

9.  李小龙马占鸿赵龙莲李军会王海光*. 2013.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的早期诊断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33(10): 26612665.

10.  李冠林马占鸿黄冲迟永伟王海光*. 2010. 基于K_means硬聚类算法的葡萄病害彩色图像分割方法农业工程学报, 26(增刊2): 3237.

11.  Wang H.G.*, Yang X.B., Ma Z.H. 2010. Long-distance spore transport of wheat stripe rust pathogen from Sichuan, Yunnan, and Guizhou in southwestern China. Plant Disease, 94: 873880.

12. 王海光, 马占鸿王韬蔡成静安虎张录达*. 2007. 高光谱在小麦条锈病严重度分级识别中的应用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7(9): 18111814.


部分编著:

1. 王海 主编.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农学专业用书). 2024,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 王海 主译植物病害流行学王海光马占鸿 主译. 2008, 北京科学出版社.

3. 王海光 副主编植病流行学马占鸿 主编. 2010, 北京科学出版社.

4. 王海光 副主编. 植病流行学(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马占鸿 主编. 2019, 北京: 科学出版社.

5. 王海副主编. 植物病虫害测报学. 胡小平 主编. 2022, 北京: 科学出版社.

6. 王海光 副主编小麦主要病虫害简明识别手册马占鸿 主编.  2013,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7. 王海光 参编宏观植物病理学曾士迈 主编.  2005,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8. 王海光 参编植物病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徐秉良曹克强 主编. 2012,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9. 王海光 参编植物病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董金皋康振生周雪平 主编. 2016, 北京科学出版社.

10. 王海光 参编. 园艺植物病理学(第二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易图永, 高必达 主编. 2021,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1. 王海光 参编.  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 康振生, 孙广宇 主编. 2022,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2. 王海光 参编. 北京山区林业有害生物. 闫国增, 王合 主编. 2014,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3. 王海光 参编. 中国植物保护百科全书.植物病理卷. 中国植物保护百科全书总编纂委员会植物病理卷编纂委员会编. 2022,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社会职务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保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植物病害流行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保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抗病虫专业委员会委员

Full Member of Sigma Xi

美国植物病理学会会员

活动动态

研究领域

植物病害流行学、宏观植物病理学

重点研究:

1. 气候变化对植物病害发生、流行的影响;

2.  小麦条锈病宏观流行规律和监测预警;

3. 植物病害预测预报方法和植物病害风险分析;

4. 植保信息化和智慧植保。

开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近十年课程数据
  • 1、普通植物病理学,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四,西校区
  • 2、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 3、普通植物病理学,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四,西校区
  • 4、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 5、普通植物病理学,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四,西校区
  • 6、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 7、普通植物病理学,2021-2022,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四,西校区
  • 8、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2021-2022,第一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 9、普通植物病理学,2020-2021,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四,西校区
  • 10、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2020-2021,第一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 11、普通植物病理学,2019-2020,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四,西校区
  • 12、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2019-2020,第一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 13、普通植物病理学,2018-2019,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四,西校区
  • 14、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2018-2019,第一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 15、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2017-2018,第一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 16、普通植物病理学,2017-2018,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四,西校区
  • 17、植病流行学,2016-2017,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 18、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2016-2017,第一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 19、普通植物病理学,2016-2017,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四,西校区
  • 20、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2015-2016,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三,西校区
  • 21、普通植物病理学,2015-2016,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四,西校区
  • 22、普通植物病理学,2015-2016,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四,西校区
  • 23、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2014-2015,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三,西校区
  • 24、普通植物病理学,2014-2015,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三,西校区
  • 25、普通植物病理学,2014-2015,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三,西校区
  • 26、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2013-2014,第一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 27、普通植物病理学,2013-2014,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三,西校区
  • 28、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2012-2013,第一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 29、普通植物病理学,2012-2013,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三,西校区
  • 30、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2011-2012,第一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 31、普通植物病理学,2011-2012,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三,西校区
  • 32、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2010-2011,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二,西校区
  • 33、普通植物病理学,2010-2011,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三,西校区

科研项目

纵向项目
  • 1、2022.04.01-2024.11.3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非生物因素对小麦条锈病菌毒性变异的影响
  • 2、2020.11.02-2024.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图像处理的小麦病害识别和严重度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 3、2018.11.19-2020.12.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小麦病害监测预警及基于品种混种的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 4、2018.10.16-2020.12.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植物医生手机APP和田间小麦条锈菌早期分子检测
  • 5、2017.08.17-2021.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玉米南方锈病传播与流行成灾的分子机制
  • 6、2015.01.01-2017.08.31,973计划,小麦重要病原真菌毒性变异的生物学基础
  • 7、2014.09.20-2018.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空气生物学和卫星遥感的小麦条锈病监测预警研究
  • 8、2014.03.31-2014.12.31,地、市、厅、局等政府部门项目,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社会调研
  • 9、2014.01.01-2014.12.31,自选课题,小麦条锈病冠层高光谱遥感监测
  • 10、2014.01.01-2014.12.31,国家科技部项目,抗虫、耐除草剂、养分高效基因及其基因操作环境安全评价技术研究及应用
  • 11、2013.10.31-2013.12.31,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北京林业有害生物信息系统开发
  • 12、2013.02.27-2013.12.31,自选课题,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研究
  • 13、2013.01.01-2017.12.31,教育部项目,保护地果蔬灰霉病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
  • 14、2012.10.01-2017.12.31,教育部项目,保护地果蔬灰霉病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 15、2012.10.01-2017.12.31,教育部项目,保护地果蔬灰霉病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 16、2012.01.01-2012.12.31,与港、澳、台合作研究项目,基于空气生物学和遥感技术的小麦条锈病监测预警研究
  • 17、2011.11.01-2016.12.3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小麦条锈病的流行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及集成示范
  • 18、2011.08.30-2014.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的影响
  • 19、2011.07.01-2012.12.31,国家科技部项目,2011ZX08011-003-00A(2011)
  • 20、2011.01.05-2010.12.31,国家科技部项目,2008ZX08011-003-1(2010年)
  • 21、2009.12.09-2010.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应用空气动力学进行大区病害流行预测研究
  • 22、2009.10.01-2013.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小麦锈病监测与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 23、2009.10.01-2013.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种类与发生危害特点研究
  • 24、2009.07.01-2011.06.30,自选课题,小麦条锈病菌远程传播研究
  • 25、2009.05.26-2008.12.3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8011-003-1(2008年)
  • 26、2008.10.01-2009.10.0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草原病害调查与防治技术规程
  • 27、2007.12.31-2010.12.3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设施园艺主要病虫害预警系统及环保型防控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 28、2007.05.22-2010.10.3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小麦条锈病区域性灾变监测和预警新技术
  • 29、2007.05.16-2009.10.3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种植业生产过程信息化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
  • 30、2006.09.18-2009.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研究
横向项目
  • 1、2013.10.31-2013.12.31,北京林业有害生物信息系统开发

论文

科技成果

软件著作
  • 1、牧草有害生物信息系统,2014,2014SRBJ0593,软件著作权登记
  • 2、《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库和考试管理信息系统,2013,2013SRBJ0766,软件著作权登记
  • 3、基于网络的设施病虫害辅助诊断系统,2010,2010SRBJ5801,软件著作权登记
  • 4、设施作物病虫害信息检索与辅助诊断系统,2010,2010SRBJ1284,软件著作权登记
专利
  • 1、一种UV-B照射装置,2020,202011598387.7
  • 2、苜蓿镰孢菌根腐病病原毒素化学型检测引物及检测方法,2019,201910455771.2
  • 3、一种小麦叶片内条锈病菌DNA相对含量测量方法,2016,201610214334.8
  • 4、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小麦条锈病菌夏孢子萌发率的方法,2015,201510055695.8

荣誉及奖励

  • 1、2021,2020年度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
  • 2、2021,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
  • 3、2015,大北农科技成果奖
  • 4、2015,中华农业科技奖创新团队(2014-2015年度)

招生信息

欢迎对植物病害流行学和宏观植物病理学感兴趣的同学!

特别欢迎具有计算机编程基础和数理统计基础的同学!

非诚信勤奋者勿扰!


往期招生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在籍人数
  • 年级
1
2
2024
博士研究生
  • 序号
  • 在籍人数
  • 年级
1
2
2024
报考意向

团队展示

专业技术职务: 副教授

行政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

学位: 博士

联系电话: 010-62733877

电子邮箱: wanghaiguang@cau.edu.cn

10 访问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