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任图生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行政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

学位: 博士

联系电话: 010-62733594

电子邮箱: tsren@cau.edu.cn

个人资料

  • 部门: 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 性别:
  • 民族: 汉族
  •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 行政职务:
  • 主要研究方向:
  • 毕业院校: University of Alberta
  • 学位: 博士
  • 联系电话: 010-62733594
  • 电子邮箱: tsren@cau.edu.cn
  • 办公地址: 资环4区230
  • 通讯地址: 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
  • 邮编: 100193
  • 传真: 010-62733596

专家类别

  • 学术学位导师类型: 博导兼硕导
  • 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类型: 硕导
  • 从事学科1: 农业资源与环境
  • 从事学科2: 作物学
  • 从事专业1: 土壤学
  • 从事专业2: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 研究方向1: 土壤环境与水热气过程;土壤结构与过程定量化;保护性耕作与可持续农业
  • 研究方向2: 土壤结构与过程定量化
  • 从事专业学位领域名称: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教育经历

  • 1992.09.01-1997.06.05,博士,University of Alberta,土壤物理学
  • 1985.09.01-1988.07.01,学士,河北农业大学,农学
  • 1981.09.01-1985.07.01,学士,山西农业大学,农学
  • 1979.09.01-1981.08.01,山西中阳一中

个人简介

任图生教授主要从事农田水、热、气过程监测与模拟、水土资源综合利用、土壤结构与作物生长以及保护性耕作的理论与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和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 (农业)计划国家科技计划等课题,累计经费300多万元,已发表论文110多篇。


 教育背景:

  1981, 09-1985, 07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学士

  1985, 09-1988, 07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硕士

  1992, 08-1996, 10         University of Alberta,土壤学博士


工作履历:

1988, 07-1992, 07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1997, 01-1998, 12         Iowa State University,土壤物理学博士后

1999, 01-2002, 06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研究员

2002, 07-2004, 0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4, 04-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物理学特聘教授


教学科研概况

社会职务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主任(2006-2012

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常务理事(2007-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9-

农业部耕地质量建设专家指导组成员(2018-)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Member1999-

International Soil & Tillage Research Organization, Member (2008- )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Associate Editor (2006-2011)

International Agrophysics, Editorial Board Member (2008-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Editorial Board Member (2008- )

Agronomy Journal, Senior Associate Editor (2012)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Editorial Board Member (2013- )

Canadi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Associate Editor (2016-)

Soil Use and Management, Associate Editor (2016-)

Methods of Soil Analysis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Committee member (2016-)

活动动态

研究领域

农田水、热、气过程监测与模拟

水土资源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土壤结构与作物生长

保护性耕作的理论与技术

开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近十年课程数据
  • 1、农业、环境与人类健康,2018-2019,第一学期,星期三,东校区
  • 2、土壤学B,2015-2016,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五,西校区
  • 3、土壤学B,2014-2015,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五,西校区
  • 4、土壤学B,2013-2014,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五,西校区
  • 5、土壤学B,2012-2013,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五,西校区
  • 6、土壤物理学,2011-2012,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三,西校区
  • 7、土壤物理学,2011-2012,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 8、土壤学B,2011-2012,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三,西校区
  • 9、土壤学B实验,2011-2012,第一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 10、土壤物理学实验,2010-2011,第二学期,星期六,西校区
  • 11、土壤学B,2010-2011,第一学期,星期三星期五,西校区
  • 12、土壤学B实验,2010-2011,第一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研究生课程:近十年课程数据
  • 1、土壤利用与保护技术,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二
  • 2、博士生论文写作2,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二
  • 3、土壤学科技交流与论文写作,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一
  • 4、科技交流与论文写作,2023-2024,第二学期
  • 5、博士生论文写作2,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三
  • 6、土壤学科技交流与论文写作,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一
  • 7、土壤物理学研究法,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一
  • 8、土壤学科技交流与论文写作,2021-2022,第二学期,星期三
  • 9、科技交流与论文写作,2021-2022,第二学期
  • 10、土壤物理学研究法,2021-2022,第一学期,星期一
  • 11、土壤学科技交流与论文写作,2020-2021,第二学期,星期一
  • 12、土壤物理学研究法,2020-2021,第一学期,星期一
  • 13、科技交流与论文写作,2019-2020,第二学期,星期一
  • 14、土壤物理学研究法,2019-2020,第一学期,星期一
  • 15、土壤物理学研究法,2018-2019,第一学期,星期一
  • 16、科技报告与论文,2017-2018,第二学期,星期二
  • 17、土壤物理学研究法,2017-2018,第一学期,星期一
  • 18、土壤物理学研究法,2016-2017,第一学期,星期一
  • 19、科技报告与论文,2015-2016,第二学期,星期二
  • 20、土壤物理学研究法,2015-2016,第一学期,星期一
  • 21、土壤物理学研究法,2014-2015,第一学期,星期三
  • 22、科技报告与论文,2013-2014,第二学期,星期一
  • 23、土壤物理学研究法,2013-2014,第一学期,星期一
  • 24、科技报告与论文,2012-2013,第二学期
  • 25、土壤物理学研究法(1),2012-2013,第一学期,星期一
  • 26、科技报告与论文,2011-2012,第二学期,星期一
  • 27、土壤物理学研究法(1),2011-2012,第一学期,星期一
  • 28、科技报告与论文,2010-2011,第二学期,星期二
  • 29、土壤物理学研究法(1),2010-2011,第一学期,星期二
  • 30、土壤利用与保护技术,2010-2011,第一学期,星期一

科研项目

纵向项目
  • 1、2024.01.19-2028.11.3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薄瘦硬黑土地库容扩增及水分养分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 2、2021.09.01-2026.08.31,教育部项目,土壤压实板结消减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原理
  • 3、2019.10.10-2023.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Thermo-TDR技术监测根区土壤物理性状:根系的影响机理及校正
  • 4、2019.04.11-2024.06.12,国际合作项目,利用宇宙射线中子技术增强农业抗灾能力和用水安全
  • 5、2018.05.31-2018.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开展轮作休耕技术应用效果评价和相关技术指导与服务
  • 6、2018.05.09-2018.11.15,自选课题,玉米-大豆轮作对土壤肥力影响的评价方法研究
  • 7、2016.09.30-2020.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稳态土壤中热传输及水分蒸发机理
  • 8、2015.09.29-2019.08.31,973计划,春玉米高产土壤的结构特征、关键过程及调控机理
  • 9、2015.01.01-2019.08.31,973计划,免耕春玉米高产土壤的结构特征、关键过程及调控机理(后三年)
  • 10、2014.03.31-2014.12.31,梨树县主要类型土壤水分特征参数调查及应用
  • 11、2013.06.21-2014.0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Development of Enhanced Thermo-TDR Technologies for Measuring In Situ Soil Water Evaporation
  • 12、2013.03.21-2013.12.31,自选课题,COSMOS 大范围土壤水分与旱情监测系统的引进与应用
  • 13、2013.02.26-2013.12.31,自选课题,农田土壤呼吸时空变异性研究
  • 14、2013.01.01-2017.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黄淮海北部缺水区合理耕层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2015
  • 15、2013.01.01-2017.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黄淮海北部缺水区合理耕层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2016
  • 16、2013.01.01-2017.12.31,教育部项目,黄淮海北部缺水区合理耕层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
  • 17、2013.01.01-2017.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黄淮海北部缺水区合理耕层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2017
  • 18、2013.01.01-2017.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黄淮海北部缺水区合理耕层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
  • 19、2012.09.24-2015.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2012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耕地保育
  • 20、2012.09.01-2016.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耕作层土壤热特性的时空变异特征研究
  • 21、2012.01.01-2012.12.31,与港、澳、台合作研究项目,梨树县耕地质量评价
  • 22、2011.11.30-2016.12.3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废弃物高效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 23、2011.05.24-2013.12.31,973计划,作物高产高效的土壤条件与定向调控(后3年)
  • 24、2010.08.23-2013.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农田水分平衡和土壤感热平衡分解农田蒸散的理论与方法
  • 25、2009.03.30-2010.12.3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冬小麦、夏玉米两熟种植下土壤轮耕效应研究
  • 26、2008.08.26-2010.12.31,973计划,作物高产高效的土壤条件与定向调控(前2年)
  • 27、2007.12.19-2010.12.31,教育部项目,土壤容重连续定位测定的理论与技术
  • 28、2007.09.30-2008.09.30,国际合作项目,中国北方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和农业可持续性的研究
  • 29、2007.05.17-2010.12.3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田地表覆盖保护性关键技术研究
  • 30、2006.12.01-2010.10.10,863计划,农田土壤紧实度/水分实时获取与解析关键技术
  • 31、2006.10.31-2010.12.3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主产区农田生态健康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32、2006.09.01-2010.10.30,863计划,车载农田土壤信息快速采取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
  • 33、2006.01.01-2007.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作物秸秆还田与地方保育技术示范推广
横向项目
  • 1、2024.05.20-2026.12.31,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与科普宣传
  • 2、2021.06.18-2023.06.30,国际合作项目,华北平原冬小麦免耕种植技术示范推广
  • 3、2020.09.20-2023.07.31,国际合作项目,CHINA ADVANCING REDUCED TILLAGE AND NO-TILL TO BENEFIT SOIL HEALTH IN THE HHH WHEAT BELT

论文

论文题目 刊物名称 收录类别 发表年月 第一作者或全部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排名

论文

科技成果

软件著作
专利
  • 1、一种地表热通量测定装置,2016,201620438999.2
  • 2、一种测量土壤容重的探头,2014,201420106396.3
  • 3、一种测定土壤原位蒸发量的传感器,2010,201020196533.9

荣誉及奖励

招生信息

往期招生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在籍人数
  • 年级
1
2
2023
2
2
2022
3
2
2021
博士研究生
  • 序号
  • 在籍人数
  • 年级
1
3
2022
2
1
2021
报考意向

团队展示

10 访问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