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张英俊

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

个人资料

  • 部门: 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
  • 性别:
  • 民族: 汉族
  •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 行政职务: 正处
  • 主要研究方向:
  • 毕业院校:
  • 学位: 博士
  • 联系电话: 010-62733380
  • 电子邮箱: zhangyj@cau.edu.cn
  • 办公地址: 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动科楼253
  • 通讯地址:
  • 邮编: 100193
  • 传真:

专家类别

  • 学术学位导师类型: 博导兼硕导
  • 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类型: 博导兼硕导
  • 从事学科1: 草学
  • 从事学科2:
  • 从事专业1: 草学
  • 从事专业2:
  • 研究方向1: 草地微生态;牧草生产;草地管理
  • 研究方向2: 牧草生产
  • 从事专业学位领域名称: 农艺与种业

教育经历

  • 1996.09.01-1999.06.22,博士,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
  • 1993.09.01-1996.06.01,农学硕士学位,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
  • 1989.09.01-1993.06.01,农学学士学位,内蒙古民族大学,草业科学

个人简介

张英俊,男,籍贯内蒙古四子王旗。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级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获得者,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草地管理与牧草生产。


教学科研概况

主讲本科生课程《草地与牧场管理学》,硕士生《草业科学研究方法》,博士生课程《草地管理学研究进展》;已培养硕博士研究生60余名,任职于农业农村部等政府职能部门、国家教学级科研机构以及国内外知名企业。

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重大项目、973课题等40余项。主编著作14部,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制定行业标准6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大北农科技一等奖1项和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退化草地生产力提升的理论和技术框架,发明了免耕补播优质牧草技术,确定了免耕补播物种筛选原则,阐明了草原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的协同机制,揭示了补播草地生产力提升的土壤微生物作用过程,解析了草原土壤菌根真菌对生产力及其稳定性和植物多样性维持的作用机理。(2)研发了放牧家畜采食精确测定技术,构建了草地控制放牧利用技术体系,阐明了放牧草地土壤有机碳固持的途径与机制。(3)创新了苜蓿套种玉米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入选农业农村部重大引领性技术,提高了系统产量和质量,减少了苜蓿雨季难以收获的损失,提高了土地和光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水氮资源消耗,提升了土壤肥力。研究成果为草地生产力提升、生态功能维持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在《科学通报》,Ecological MonographsJournal of EcologyEcologyNew Phytologist等国内外权威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


社会职务

现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草学学科评议组秘书长;中国草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Grassland Research副主编,Grass and Forage Science志副编审Grass Research杂志副编审,《中国农业科学》、《草地学报》、《草业学报》和《草业科学》编委。


活动动态

研究领域

1)退化草地生产力提升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天然草原补播提高生产力的技术和机制,土壤菌根真菌在草地植物群落稳定性及退化草原恢复中的作用机制,开展天然草原蘑菇圈形成机制及其对养分和降水的响应研究。

2)放牧影响草地生产和生态功能的途径和机制研究,主要包括放牧家畜采食精确测定技术,放牧增效技术体系的研究,放牧草地植物多样性变化机制及其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关系,放牧与气候变化交互影响草地生产力及多样性的机制等。

3)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高产高效技术,苜蓿型混播草地的建植与农田可持续利用,紫花苜蓿-玉米间套作技术体系研究等。


开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近十年课程数据
  • 1、草业科学新生研讨课,2025-2026,第一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2、草地与牧场管理学,2025-2026,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三,西校区
  • 3、苜蓿生产学,2024-2025,第二学期,星期二星期五,西校区
  • 4、草业科学新生研讨课,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5、草地与牧场管理学,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三,西校区
  • 6、草地与牧场管理学[微专业],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三,西校区
  • 7、苜蓿生产学,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二星期五,西校区
  • 8、草原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 9、草业科学新生研讨课,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10、草地与牧场管理学,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三,西校区
  • 11、苜蓿生产学,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二星期五,西校区
  • 12、草原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 13、草业科学新生研讨课,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三,东校区
  • 14、草地与牧场管理学,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三,西校区
  • 15、苜蓿生产学,2021-2022,第二学期,星期二星期五,西校区
  • 16、草业科学新生研讨课,2021-2022,第一学期,星期三,东校区
  • 17、草地与牧场管理学,2021-2022,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三,西校区
  • 18、苜蓿生产学,2020-2021,第二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 19、草地与牧场管理学,2020-2021,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三,西校区
  • 20、苜蓿生产学,2019-2020,第二学期,星期二星期四,西校区
  • 21、草地与牧场管理学,2019-2020,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三,西校区
  • 22、苜蓿生产学,2018-2019,第二学期,星期二星期四,西校区
  • 23、草地与牧场管理学,2018-2019,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四,西校区
  • 24、苜蓿生产学,2017-2018,第二学期,星期二星期四,西校区
  • 25、草地与牧场管理学,2017-2018,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四,西校区
  • 26、苜蓿生产学,2016-2017,第二学期,星期二星期四,西校区
  • 27、草地与牧场管理学,2016-2017,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三,西校区
  • 28、草地与牧场管理学,2015-2016,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三,西校区
  • 29、草地与牧场管理学,2014-2015,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西校区
  • 30、草地与牧场管理学,2013-2014,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西校区
  • 31、草业科学研讨课,2013-2014,第一学期,星期三,东校区
  • 32、草业科学研讨课,2013-2014,第一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 33、草地与牧场管理学,2012-2013,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四,西校区
  • 34、草业科学研讨课,2012-2013,第一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 35、草业科学研讨课,2012-2013,第一学期,星期三,东校区
  • 36、草地与牧场管理学,2011-2012,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三,西校区
  • 37、草业科学研讨课,2011-2012,第一学期,星期二,东校区
  • 38、草业科学研讨课,2011-2012,第一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 39、草地与牧场管理学,2010-2011,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四,西校区

研究生课程:近十年课程数据
  • 1、草地管理学研究前沿,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四
  • 2、草地管理学研究进展,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四
  • 3、草业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和数据统计),2021-2022,第一学期,星期五
  • 4、草地管理学研究进展,2021-2022,第一学期,星期四
  • 5、草业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和数据统计),2020-2021,第一学期,星期五
  • 6、草地管理学研究进展,2020-2021,第一学期,星期四
  • 7、(畜牧)产业体系专业硕士生实践课程-1,2019-2020,第二学期
  • 8、(牧草)产业体系专业硕士生实践课程-1,2019-2020,第二学期
  • 9、(畜牧)产业体系专业硕士生实践课程-2,2019-2020,第一学期
  • 10、(牧草)产业体系专业硕士生实践课程-2,2019-2020,第一学期
  • 11、草业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和数据统计),2019-2020,第一学期,星期三
  • 12、草地管理学研究进展,2019-2020,第一学期,星期四
  • 13、(畜牧)产业体系专业硕士生实践课程-1,2018-2019,第二学期
  • 14、(牧草)产业体系专业硕士生实践课程-1,2018-2019,第二学期
  • 15、(畜牧)产业体系专业硕士生实践课程-2,2018-2019,第一学期
  • 16、(牧草)产业体系专业硕士生实践课程-2,2018-2019,第一学期
  • 17、草业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和数据统计),2018-2019,第一学期,星期五
  • 18、(畜牧)产业体系专业硕士生实践课程-1,2017-2018,第二学期
  • 19、(牧草)产业体系专业硕士生实践课程-1,2017-2018,第二学期
  • 20、(畜牧)产业体系专业硕士生实践课程-2,2017-2018,第一学期
  • 21、(牧草)产业体系专业硕士生实践课程-2,2017-2018,第一学期
  • 22、草业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和数据统计),2017-2018,第一学期,星期三
  • 23、草地管理学研究进展,2017-2018,第一学期,星期四
  • 24、草业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和数据统计),2016-2017,第一学期,星期三
  • 25、草地管理学研究进展,2016-2017,第一学期,星期四
  • 26、外文科技文献研读,2015-2016,第一学期,星期二
  • 27、草业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和数据统计),2015-2016,第一学期,星期五
  • 28、草地管理学研究进展,2015-2016,第一学期,星期四
  • 29、外文科技文献研读,2014-2015,第二学期
  • 30、外文科技文献研读,2014-2015,第一学期,星期二
  • 31、草业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和数据统计),2014-2015,第一学期,星期五
  • 32、草地管理学研究进展,2014-2015,第一学期,星期四
  • 33、草地科学研究方法,2013-2014,第二学期,星期三
  • 34、草业科学专业Seminar,2013-2014,第二学期,星期二
  • 35、,2013-2014,第一学期,星期一
  • 36、外文科技文献研读,2013-2014,第一学期
  • 37、草业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和数据统计),2013-2014,第一学期,星期一
  • 38、草地管理学研究进展,2013-2014,第一学期,星期三
  • 39、草业科学专业Seminar,2012-2013,第二学期,星期五
  • 40、草地科学研究方法,2012-2013,第二学期,星期四
  • 41、草业科学专业Seminar,2012-2013,第二学期,星期二
  • 42、草地科学研究方法,2011-2012,第二学期,星期四
  • 43、草业科学专业Seminar,2011-2012,第二学期,星期五
  • 44、草地科学研究方法,2010-2011,第二学期,星期四
  • 45、草业科学专业Seminar,2010-2011,第二学期,星期二

科研项目

纵向项目
  • 1、2024.07.11-2024.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退×××用-2024
  • 2、2024.06.17-2024.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2024-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牧草体系--岗位科学家
  • 3、2024.06.17-2024.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2024-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牧草体系--首席科学家
  • 4、2023.07.20-2023.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2023年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牧草体系--放牧草地管理与草畜平衡岗位
  • 5、2023.07.20-2023.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2023-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牧草体系--首席科学家
  • 6、2022.07.07-2022.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2022年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牧草体系--放牧草地管理与草畜平衡岗位及首席科学家
  • 7、2022.01.10-2026.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过牧退化草原生产力提升的植物-土壤互作机制
  • 8、2021.06.30-2021.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牧草—放牧草地管理与草畜平衡
  • 9、2021.01.27-2025.10.31,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呼伦贝尔家庭牧场草畜平衡技术体系研究
  • 10、2020.05.18-2022.12.3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优质牧草补播技术集成
  • 11、2019.10.17-2023.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放牧影响草地植物源碳输入及其形成土壤有机碳的过程机制
  • 12、2019.09.02-2020.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草畜平衡评价标准
  • 13、2019.07.09-2020.08.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草原质量提升工程规划
  • 14、2019.06.21-2019.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奶牛生产性能测定2019
  • 15、2018.12.10-2019.11.30,教育部项目,草原科技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 16、2018.11.01-2023.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放牧草地植物多样性形成与维持机制
  • 17、2018.07.19-2018.12.31,教育部项目,2018物种品种资源保护费项目
  • 18、2018.07.19-2018.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2018年农业技术示范与支持项目
  • 19、2018.07.05-2021.09.30,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草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培育)
  • 20、2018.05.22-2019.12.3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现代人工草地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21、2017.09.13-2017.12.31,教育部项目,2017物种品种资源保护费-牧草
  • 22、2017.08.22-2017.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2017农业技术示范与服务支持项目-开展优质苜蓿种植技术指导及其品质对奶牛生产性能的提升调查
  • 23、2017.08.02-2020.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2017-2020)——牧草体系
  • 24、2016.11.02-2016.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全国退牧还草工程建设规划
  • 25、2016.09.13-2020.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
  • 26、2016.03.16-2020.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牧草--放牧草地管理与草畜平衡
  • 27、2016.03.16-2020.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牧草--首席科学家
  • 28、2016.01.01-2016.12.31,2016年物种资源保护费
  • 29、2015.11.30-2016.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农业技术试验示范专项经费
  • 30、2015.04.01-2015.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不同区域草食畜牧业发展模式
  • 31、2015.01.01-2015.12.31,奶牛生产性能提升在苜蓿优质饲草饲喂下的监测分析和技术指导
  • 32、2015.01.01-2015.12.31,牧草品质分析与快速测定模型的建立
  • 33、2014.09.20-2018.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AMF与放牧干扰和NP互作对草地系统生产力和多样性维持的作用机制
  • 34、2014.06.03-2014.12.31,饲喂苜蓿提升奶牛生产性能研究
  • 35、2014.03.05-2014.12.31,牧草种质资源品质分析及快速测定
  • 36、2014.03.01-2014.12.31,教育部项目,退化草地改良技术规程 高寒草地
  • 37、2014.01.01-2015.12.31,国家科技部项目,基于ET的半干旱区圆形喷灌机喷灌苜蓿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 38、2013.08.01-2018.08.31,973计划,放牧优化对草原生产力提高的作用机理与途径(前两年)
  • 39、2013.08.01-2018.08.31,973计划,放牧优化对草原生产力提高的作用机理与途径(后三年))
  • 40、2013.04.07-2016.12.31,教育部项目,放牧对草地土壤固碳过程的影响
  • 41、2013.01.01-2013.12.31,苜蓿干草捆质量(NY/T 1170-2006)
  • 42、2012.09.20-2013.12.0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牧草种质资源品质分析及技术培训
  • 43、2012.09.01-2013.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放牧草地磷和丛枝菌根真菌在植物与土壤中的作用过程和响应
  • 44、2012.01.01-2012.12.31,与港、澳、台合作研究项目,中草药型青贮饲料生物添加剂及应用
  • 45、2012.01.01-2012.12.31,与港、澳、台合作研究项目,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牧优化组合模式及种草养畜技术成果转化与示范
  • 46、2012.01.01-2012.12.31,牧草体系研发和草原畜牧业饲养模式研究
  • 47、2011.03.08-2015.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牧草--草畜平衡
  • 48、2011.01.01-2011.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牧草工程技术研发-2011
  • 49、2010.11.10-2014.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牧区家庭牧场资源优化配置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
  • 50、2010.11.10-2014.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牧区家庭牧场资源优化配置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
  • 51、2010.06.01-2014.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牧区家庭牧场资源优化配置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
  • 52、2010.01.01-2010.12.31,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牧草种质资源在草原畜牧业发展中的应用
  • 53、2010.01.01-2010.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饲草型发酵混合饲料加工技术
  • 54、2009.11.17-2013.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不同区域草地承载力与家畜配置
  • 55、2009.01.08-2011.08.31,973计划,草地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后3年)
  • 56、2008.12.01-2009.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牧草)
  • 57、2008.11.12-2009.12.3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草业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58、2008.09.05-2011.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草原植物对放牧家畜选择性采食的生理适应机制
  • 59、2008.04.20-2010.12.3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模式与评价技术研究
  • 60、2008.01.16-2010.10.10,863计划,农牧交错带草畜动态平衡及管理决策模型研究
  • 61、2007.12.02-2009.12.30,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观光型草地牧业模式建立与示范-观光牧场家畜粪便高效利用研究
  • 62、2007.11.08-2009.12.30,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农林牧耦合景观休闲集成技术试验示范-观光牧草地的建设技术研究
  • 63、2007.07.31-2007.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优质草产品生产加工技术(2)
  • 64、2007.05.22-2010.12.3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草地生态恢复与草畜平衡关键技术研究
  • 65、2007.04.24-2010.12.3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云南草地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
  • 66、2006.09.01-2008.12.31,973计划,草地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前2年)
  • 67、2006.08.01-2006.12.31,国家科技部项目,牧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的制定与验证完善
  • 68、2006.05.28-2006.12.31,国家科技部项目,牧草种质资源的标准化整理和整合
  • 69、2006.05.18-2006.12.31,国家科技部项目,牧草种质资源的实物共享及标志性数据采集
  • 70、2006.05.08-2007.06.30,国家科技部项目,“河北沽源草地生态系统”台站观测研究及数据信息系统建设
  • 71、2006.03.15-2006.12.30,中央其他部门社科专门项目,人工饲草地建设规划(2006-2010)
  • 72、2006.01.01-2006.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优质草产品生产加工技术
  • 73、2005.07.05-2005.12.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放牧家畜采食估测技术评价
  • 74、2005.06.20-2005.07.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20届国际草地大会
  • 75、2003.06.01-2003.11.30,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2003年牧草种子质量抽查实施方案
  • 76、1999.01.01,牧区家庭牧场资源优化配置技术模式研究与示
  • 77、1999.01.01,牧区家庭牧场资源优化配置技术模式研究与示
  • 78、1999.01.01,北方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维持与适应性
横向项目
  • 1、2024.05.20-2025.03.31,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鄂尔多斯市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
  • 2、2023.09.27-2024.09.30,无依托项目,草原生态修复与生产力恢复项目-2023
  • 3、2023.09.01-2024.01.31,地市厅局(含县)项目,榆阳区高质量推进饲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4、2021.04.05-2022.05.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草原生态修复与生产力恢复项目-2021
  • 5、2020.10.23-2025.12.31,其他课题,榆阳区“十四五”草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

论文

论文题目 刊物名称 收录类别 发表年月 第一作者或全部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排名
Alfalfa and silage maize intercropping provides comparable productivity and profitability with lower environmental impacts than wheat–maize system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Agricultural Systems SCI 2022 通讯作者
Diet selection of sheep shifted from quality to quantity characteristics of forages as sward availability decreased Animal SCI 2022 通讯作者
Effects of nitrogen and maize plant density on forage yield and nitrogen uptake in an alfalfa–silage maize relay intercropping system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Field Crops Research SCI 2021 通讯作者
Fertility-related interplay between fungal guilds underlies plant richness-productivity relationships in natural grasslands New Phytologist SCI 2020 通讯作者
Interspecific interactions contribute to higher forage yield and are affected by phosphorus application in a fully-mixed perennial legume and grass intercropping system Field Crops Research SCI 2019 通讯作者
Soil aggregates regulate the impact of soil bacterial and fungal communities on soil respiration Geoderma SCI 2019 通讯作者
Phosphorus and mowing improve native alfalfa establishment, facilitating restoration of grassland productivity and diversity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SCI 2019 通讯作者
Following legume establishment, microbial and chemical associations facilitate improved productivity in degraded grasslands Plant and Soil SCI 2019 通讯作者
Defoliation and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shape plant communities in overgrazed semiarid grasslands Ecology SCI 2018 通讯作者
Impact of vegetation community on litter decomposition: Evidence from a reciprocal transplant study with 13 C labeled plant litter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SCI 2017 通讯作者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ffect plant community structure under various nutrient conditions and stabilize the community productivity Oikos SCI 2016 通讯作者
Changes in plant, soil and microbes in typical steppe from simulated grazing: explaining potential change in soil carbon Ecological Monographs SCI 2015 通讯作者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nd soil phosphorus availability influences plant community productivity and ecosystem stability Journal of Ecology SCI 2014 通讯作者

论文

科技成果

软件著作
  • 1、呼伦贝尔家庭牧场草畜平衡管理系统,2024,2024SR1304213,软件著作权登记
  • 2、牧场草畜营养平衡优化系统,2010,2010SRBJ3457,软件著作权登记
  • 3、反刍动物饲料配方优化系统,2010,2010SRBJ3456,软件著作权登记
  • 4、白三叶种子生产与管理专家系统,2010,2010SRBJ3154,软件著作权登记
专利
  • 1、一种简易放牧绵羊单栏补饲装置,2022,202223304244.8
  • 2、一种便携性闭路式放牧绵羊呼吸室,2022,202222643275.X
  • 3、一种用于草原羔羊育肥的便携式称重固定夹,2022,202221004383.6
  • 4、一种退化草原免耕补播修复的物种选择方法,2022,202210726275.8
  • 5、基于宏条形码技术的家畜采食组成校正模型构建方法,2020,202011595272.2
  • 6、一种用于测定草地冬季土壤冻结深度的装置,2019,201921580249.9
  • 7、一种研究混播草地不同物种间相互作用的盆栽装置,2019,201921245217.3
  • 8、一种用于草原气候变化研究的积雪移除装置,2019,201921164284.2
  • 9、一种多株植物分根水培培养装置,2017,201721047803.8
  • 10、一种退化羊草草地补播苜蓿的方法,2017,201710287962.3
  • 11、一种估测家畜采食量的方法,2015,201510109014.1
  • 12、一种碳同位素标记装置,2014,201420736248.X
  • 13、一种促进羔羊消化器官发育的放牧饲养方法,2013,201310373893.X
  • 14、一种用于生产富含功能性脂肪酸羊肉的放牧饲养方法,2013,201310326378.6

荣誉及奖励

  • 1、2019,大北农科技奖环境工程奖
  • 2、2015,中华农业科技奖(2014-2015年度)
  • 3、2014,2014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技进步奖
  • 4、2008,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 5、2007,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招生信息

招收博士、学硕、专硕研究生,常年招收相关领域博士后,欢迎报考!

往期招生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在籍人数
  • 年级
1
3
2024
2
3
2023
3
4
2022
4
2
2021
博士研究生
  • 序号
  • 在籍人数
  • 年级
1
2
2024
2
2
2023
3
2
2022
4
2
2021
报考意向

团队展示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行政职务: 正处

主要研究方向:

学位: 博士

联系电话: 010-62733380

电子邮箱: zhangyj@cau.edu.cn

10 访问

(0) (0)